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mzbaby

培训小故事 很不错 大家共享--增加中!

[复制链接]

1988

主题

3万

回帖

3万

积分

荣誉版主

积分
34560
 楼主| 发表于 2004-12-29 10:44:18 | 显示全部楼层
决堤一定修堤吗?
春秋时期,楚国令尹孙叔敖在苟陂县一带修建了一条南北水渠。这条水渠又宽又长,足以灌溉沿渠的万顷农田,可是一到天旱的时侯,沿堤的农民就在渠水退去的堤岸边种植庄稼,有的甚至还把农作物种到了堤中央。等到雨水一多,渠水上进,这些农民为了保住庄稼和渠田,便偷偷地在堤坝上挖开口子放水。这样的情况越来越严重,一条辛苦挖成的水渠,被弄得遍体鳞伤,面目全非,因决口而经常发生水灾,变水利为水害了。
   面对这种情形,历代苟陂县的行政官员都无可奈何。每当渠水暴涨成灾时,便调动军队去修筑堤坝,堵塞滑洞。后来宋代李若谷出任知县时,也碰到了决堤修堤这个头疼的问题,他便贴出告示说,“今后凡是水渠决口,不再调动军队修堤,只抽调沿渠的百姓,让他们自己把决口的堤坝修好。”这布告贴出以后,再也没有人偷偷地去决堤放水了。
   这是一个有趣的故事,但是故事背后的寓意却值得我们做管理者的深思。如果在执行一项政策之前就把这当中的利害关系对执行者讲清楚,他们也许就不会了为自己的私利而做出损害团队利益的事情了,当然这只是对素质高的团队来说。
   有的企业可能因为行业的原因,员工的素质都不太高,遇到这种情况即使你说明了利害他还是会为了自己的利益偷偷地去做一些损公肥私的事情,怎么办?严格有效地监督控制机制的建立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以人管理,总是有漏洞可循的,因为人都是有弱点,有感情的。动物之间哪怕是猫和老鼠相处久了也会有感情也会相安无事。而制度呢?却能起到人所不能起到的作用。
   当制度都不能发挥作用的时候,就只有利用李若谷的办法,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当他发现这样做得到的好处还不如他损失的多的话,他自然也就不会再去做这样的事情了。
   所以说,不管具体用什么方法来执行,制定一套安全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是非常必要的。
   一个没有制度的企业只是一个货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88

主题

3万

回帖

3万

积分

荣誉版主

积分
34560
 楼主| 发表于 2004-12-29 10:44:25 | 显示全部楼层
置身事外
两个人争论、吵架,如有第三者在场,双方都会请他帮忙,或是请他评理。第三者在对峙的双方眼里,既是仲裁者,又盼望成为共同对敌的友军。这种现象,古今相同。
   春秋战国时期,韩、赵两国发生战争,双方都派使者到魏国借兵,但魏文侯一口拒绝了。
   两国使者没有完成任务,怏怏而归。当他们回国后,才知道魏文侯己分别派使者前来调停,劝告双方平息战火。韩、赵两国国君感激魏文侯化干戈为玉帛的情谊,都来向魏文侯致谢。韩、赵两国力量相仿,都不可能单独打败对方,因此都想借助强国魏国的力量。在这种情形下,魏国的行动直接关系到韩赵之战的胜负。魏文侯没有去介入两国之争,以第三者公平的立场加以调停,战争变成了和平,从而使魏国取得了三国关系中的主导地位。
   由此可见,当双方相争时,第三者越是不介入,其地位越是重要,当他以置身事外的态度进行仲裁时,更能显示其权威性。
   一个高层的管理者很多时候也需要一种置身事外的艺术。如果你手下的两个部门主任为了工作发生了争执,你已经明显感到其中一个是对的,而另一个错的,现在他们就在你的对面,要求你判定谁对谁错,你该怎么办?其实一个精明的头儿在这时候他不会直接说任何一个下属的不是。因为他们是为了工作发生的争执,而影响他们作出判断的因素有很多,不管对错,他们都是非常出色的人才。当面说一个手下的不是,不但会极大地挫伤他的积极性,让他在竞争对手面前抬不起头,甚至很可能你会因此失去一个得力助手,而得到表扬的那个下属会更加趾高气昂,也不利于你的管理。
   学会了置身事外,你的管理水平当然就上升到了一个更高的档次。
   It is easier to get involved in something than it is to get out of it.涉入某件事比从该事脱身容易得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88

主题

3万

回帖

3万

积分

荣誉版主

积分
34560
 楼主| 发表于 2004-12-29 10:44:34 | 显示全部楼层
会议成本分析制
日本太阳公司为提高开会效率,实行开会分析成本制度。
每次开会时,总是把一个醒目的会议成本分配表贴在黑板上。
成本的算法是:会议成本=每小时平均工资的3倍×2×开会人数会议时间(小时)。公式中平均工资所以乘3,是因为劳动产值高于平均工资;乘2是因为参加会议要中断经常性工作,损失要以2保来计算。因此,参加会议的人越多,成本越高。有了成本分析,大家开会态度就会慎重,会议效果也十分明显。
   如何节约时间,以最大限度地提高企业工作效率并节约成本是摆在各企业管理者面前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很多企业,特别是国企,时常会把时间和精力浪费在无休止、无意义的会议上。
   我们这里倒不是说企业不开会更好。会议是一个企业统一思想,整顿形象的关键环节,可如果把更多的时间花在喊口号上,职工们还有时间去做自己的工作吗?
   会是要开的,一周开一次例会就差不多了。而且在开会时,要落实到具体的问题上。如果开一次会只是为了在会议室打一阵子瞌睡,喝两杯茶,这只能说明这次会议只是走了一下形式而己。
   聪明的老板是不愿看到这一群走马观光的下属的。这就要求公司培养高素质的员工,让他们设身处地地为公司着想,珍惜每一分钟,哪怕是开会的那几十分钟。即使没有人发言,只要他在认真地听,已说明他是个认真干事的人了。
   公司有了这样的人,还愁打不下一片好江山吗?
   许多人做事,通常会因为中途的插曲而忘记最原始的目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88

主题

3万

回帖

3万

积分

荣誉版主

积分
34560
 楼主| 发表于 2004-12-29 10:44:48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外买柿子
美国的一个摄制组,想拍一部中国农民生活的纪录片。于是他们来到中国某地农村,找到一位柿农,说要买他1000个柿子,请他把这些柿子从树上摘下来,并演示一下贮存的过程,谈好的价钱是1000个柿子给160元人民币,折合20美元。
   这位柿农很高兴地同意了。于是他找来一个帮手,一人爬到柿子树上,用绑有弯钩的长杆,看准长得好的柿子用劲一拧,柿子就掉了下来。下面的一个人就从草丛里把柿子找了出来,捡到一个竹筐里。柿子不断地掉下来,滚得到处都是。下面的人则手脚飞快地把它们不断地捡到竹筐里,同时还不忘高声大嗓地和树上的人拉着家常。在一边的美国人觉得这很有趣,自然全都拍了下来。接着又拍了他们贮存柿子的过程。
   美国人付了钱就准备离开,那位收了钱的柿农却一把拉住他们说:“你们怎么不把买的柿子带走呢?”美国人说不好带,也不需要带,他们买这些柿子的目的已经达到了,这些柿子还是请他自己留着。
   天底下哪有这样便宜的事情呢?那位柿农心里想。于是他很生气地说:“我的柿子很棒呢,质量好得很,你们没理由瞧不起它们。”美国人耸耸肩,摊开双手笑了。他们就让翻译耐心地跟他解释,说他们丝毫没有瞧不起他这些柿子的意思。
   翻译解释了半天,柿农才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同意让他们走。但他却在背后摇摇头感叹说:“没想到世界上还有这样的傻瓜!”
   那位柿农不知道,他的1000个柿子虽然原地没动地就卖了20美元,但那几位美国人拍的他们采摘和贮存柿子的纪录片,拿到美国去却可以卖更多更多的钱。
   那位柿农不知道,在那几个美国人眼里,他的那些柿子并不值钱,值钱的是他们的那种独特有趣的采摘、贮存柿子的生产生活方式。
   那位柿农不知道,一个柿子在市场上只能卖一次,但如果将柿子制成“信息产品”,一个柿子就可以卖一千次一万次甚至千千万万次。
   那位柿农很地道,很质朴,很可爱,但他在似懂非懂的情况下就断定别人是傻瓜,他的可爱也就大打折扣了。
   柿农的蝇头小利比起那几个美国人的利益来说实在不算什么,故事看来是讲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其实对我们的企业决策者同样有教育意义。在企业的投资构成中,我们的决策者是像文中的柿农一样只看到眼前的比较直接的“小利益”还是能把眼光放长远一些,发现更大,但可能比较隐蔽的“大利益”呢?这可是个很大的学问。
   明智的人总会在放弃微小利益的同时,获得更大的利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88

主题

3万

回帖

3万

积分

荣誉版主

积分
34560
 楼主| 发表于 2004-12-29 10:44:57 | 显示全部楼层
选择越多越好?
有选择好,选择愈多愈好,这几乎成了人们生活中的常识。但是最近由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斯坦福大学共同进行的研究表明:选项愈多反而可能造成负面结果。科学家们曾经做了一系列实验,其中有一个让一组被测试者在6种巧克力中选择自己想买的,另外一组被测试者在30种巧克力选择。结果,后一组中有更多人感到所选的巧克力不大好吃,对自己的选择有点后悔。
   另一个实验是在加州斯坦福大学附近的一个以食品种类繁多闻名的超市进行的。工作人员在超市里设置了两个吃摊,一个有6种口味,另一个有24种口味。结果显示有24种口味的摊位吸引的顾客较多:242位经过的客人中,60%会停下试吃;而260个经过6种口味的摊位的客人中,停下试吃的只有40%。不过最终的结果却是出乎意料:在有6种口味的摊位前停下的顾客30%都至少买了一瓶果酱,而在有24种口味摊们前的试吃者中只有3%的人购买东西。
   太多的东西容易让人游移不定,拿不准主意,同理,对于管理者,太多的意见也会混淆视听。不要以为越多的人给出越多的意见就是好事,其实往往适得其反,由于每个人看问题的角度不同,给出意见的动机也不尽相同,所以太注重听取别人的意见很容易让自己拿不定主意。在征求意见之前,我们必须要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坚定的信念,要明确最终的目的是什么,这样才能在众多的声音中保持清醒的头脑,找出最适合企业发展的金玉良言。
   “伤人十指,不如断人一指”,把资源集中于适应市场机会的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上,将产生更大的效益。相反,盲目地平均使用资源,盲目地多样化,犹如狗熊掰棒子,终将一无所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88

主题

3万

回帖

3万

积分

荣誉版主

积分
34560
 楼主| 发表于 2004-12-29 10:45: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性难移
从前,有一个地方住着一只蝎子和一只青蛙。蝎子想过池塘,但不会游泳。于是,它爬到青蛙面前央求道:“劳驾,青蛙先生,你能驮着我过池塘吗?”
   “我当然能。”青蛙回答。“但在目前情况下,我必须拒绝,因为你可能在我游泳时蜇我。”
   “可我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蝎子反问。“蜇你对我毫无好处,因为你死了我就会沉没。”
    青蛙虽然知道蝎子是多么狠毒,但又觉得它说得也有道理。青蛙想,也许蝎子这一次会收起毒刺,于是就同意了。蝎子爬到青蛙背上,它俩开始横渡池塘。就在它们游到池塘中央时,蝎子突破弯起尾巴蜇了青蛙一口。伤势严重的青蛙大喊道:“你为什么要蜇我呢?蜇我对你毫无好处,因为我死了你就会沉没。”
   “我知道。”蝎子一面下沉一面说。“但我是蝎子,我必须蜇你。这是我的天性。”
   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每个人各有自己的优缺点,独特的思维方式和交往风格。作为一个优秀的管理者应该意识到:改造一个人是有限度的。我们需要做的不是试图消除这些弊端,而是把他们的优点合理地加以利用,尽量避免他们的缺点,并力图帮助每个人在其独特天性的基础上持续进步。
   一个改变自己以求适应大众的人,最终会失去自己的一切特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88

主题

3万

回帖

3万

积分

荣誉版主

积分
34560
 楼主| 发表于 2004-12-29 10:45:34 | 显示全部楼层
蝴蝶效应
1979年12月,洛伦兹在华盛顿的美国科学促进会的一次讲演中提出:一只蝴蝶在巴西扇动翅膀,有可能会在美国的德克萨斯引起一场龙卷风。他的演讲和结论给人们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从此以后,所谓“蝴蝶效应”之说就不胫而走,名声远扬了。
   “蝴蝶效应”之所以令人着迷、令人激动、发人深省,不但在于其大胆的想象力和迷人的美学色彩,更在于其深刻的科学内涵和内在的哲学魅力。
   从科学的角度来看,“蝴蝶效应”反映了混沌运动的一个重要特征:系统的长期行为对初始条件的敏感依赖性。
   经典动力学的传统观点认为:系统的长期行为对初始条件是不敏感的,即初始条件的微小变化对未来状态所造成的差别也是很微小的。可混沌理论向传统观点提出了挑战。混沌理论认为在混沌系统中,初始条件的十分微小的变化经过不断放大,对其未来状态会造成极其巨大的差别。我们可以用在西方流传的一首民谣对此作形象的说明。这首民谣说:
   丢失一个钉子,坏了一只蹄铁;
   坏了一只蹄铁,折了一匹战马;
   折了一匹战马,伤了一位骑士;
   伤了一位骑士,输了一场战斗;
   输了一场战斗,亡了一个帝国。
   马蹄铁上一个钉子是否会丢失,本是初始条件的十分微小的变化,但其“长期”效应却是一个帝国存与亡的根本差别。这就是军事和政治领域中的所谓“蝴蝶效应”。
   有点不可思议,但是确实能够造成这样的恶果。一个明智的领导人一定要防微杜渐,看似一些极微小的事情却有可能造成集体内部的分崩离析,那时岂不是悔之晚矣?
   横过深谷的吊桥,常从一根细线拴个小石头开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88

主题

3万

回帖

3万

积分

荣誉版主

积分
34560
 楼主| 发表于 2004-12-29 10:45: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后的一分钱
有个好吃懒做的小孩,他的父亲时时刻刻都指望他能改掉这个不良习惯。然而那个孩子一点也没有改正自己缺点的意思。
   父亲不得不随时随地提防自己的孩子,担心他会把家里的钱或值钱的东西偷到外面去换吃的,这位父亲觉得自己每天都活得很累很辛苦。不过说来也怪,孩子虽说好吃懒做,却从没偷过家里的钱,也没有听说过他在外面偷过左邻右舍的东西。他弄钱的办法完全是一种正当的手段。比如说你给他钱买酒,他会少买一点酒,然后把剩余的钱一古脑儿买了吃的。无论是买油盐还是买酱醋,他总会用相同的办法省出钱来满足他那张不争气的嘴……
   为了使孩子的懒惰的习性不再滋长,父亲决定给孩子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做,包括一个原则:少给钱多办事。尽管如此,孩子依然我行我素,把父亲的话当作耳旁风。
   有一回,父亲一气之下扔了一分钱给孩子,让他去买油。父亲心想,我看你怎么把钱掰成两半用:一半买油一半买吃的不成?
   孩子到了店里,售货员给他装满了油,把瓶子递给他,手却不缩回去。孩子知道售货员要的是钱,就装模作样地在自己浑身摸了一遍,然后苦着脸告诉售货员说钱掉了。售货员无奈,只好把瓶子里的油倒出来,把空瓶子给孩子。
   孩子嘴里咂着一粒糖,双手抱着那个油瓶子,兴致勃勃地回到家里。一进门,父亲劈头就问,油呢?
   孩子举了举瓶子。
   瓶子壁上附的油正慢慢流回瓶底里,差不多有一小勺。
   父亲大怒,这点怎么能吃?
   孩子说,一分钱只能买到这么多。
   ……
   不管这个孩子的好吃懒做有多么的不好,而他这个恶劣的品行有多么的冥顽不灵,但他的机智却依然让我感到佩服。
   过舒服日子,不如在危机的情况下令人发奋。如果连命都豁出去了,倒可能想出逃命的办法。危机和逆境能磨练人,它会*着你想办法。
   在被*到一个无处可躲的地步,在一穷二白空手创业的时期,依然能够达成自己的心愿,也许这就是优秀的领导人和平庸的管理者之间的区别吧?
   刀按在脖子上,全身的神经都会紧张起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88

主题

3万

回帖

3万

积分

荣誉版主

积分
34560
 楼主| 发表于 2004-12-29 10:45:54 | 显示全部楼层
挑水别忘了挖井
有两个和尚分别住在相邻的两座山上的庙里。两山之间有一条溪,两个和尚每天都会在同一时间下山去溪边挑水。久而久之,他们便成为好朋友了。
   弹指一挥间,不知不觉,时间在每天挑水中,一晃就是五个春秋。
   忽然有一天,左边这座山的和尚没有下山挑水,右边那座山的和尚心想:“他大概睡过头了。”便不以为意。哪知第二天,左边这座山的和尚,还是没有下山挑水,第三天也一样,过了一个星期,还是一样。直到过了一个月,右边那座山的和尚,终于按耐不住了。他心想:“我的朋友可能生病了,我要过去探望他,看看能帮上什么忙。”于是他便爬上了左边这座山去探望他的老朋友。
   等他到达左边这座山的庙看到他的老友之后,大吃一惊。因为他的老友正在庙前打太极拳,一点也不像一个月没喝水的人。他好奇地问:“你已经一个月没有下山挑水了,难道你可以不用喝水吗?”左边这座山的和尚说:“来来来,我带你去看看。”于是,他带着右边那座山的和尚走到庙的后院,指着一口井说:“这五年来,我每天做完功课后,都会抽空挖这口井。虽然我们现在年轻力壮,尚能自己挑水喝,倘若有一天我们都年迈走不动时,我们还能指望别人给我们挑水喝吗?所以,即使我有时很忙,但也没有间断过我的挖井计划,能挖多少算多少。如今,终于让我挖出井,我就不必再下山挑水,我可以有更多的时间,来练习我喜欢的太极拳了。”
   我们在工作领域上,工作挣薪水就像是挑水;而我们常常会忘记把握下班后的时间,挖一口属于自己的井,培养自己另一方面的实力,给自己多铺一条路。这样在未来当我们年纪大了,即使体力拼不过年轻人时,我们依然还会有水喝,而且还能喝得很悠闲,且源源不断。
   企业在经营时,是否也要为自己“挖一口井”呢?培养新人,给未来投资,这何尝不是企业的长远之“井”呀!
   多种一块田,就是为自己多留一条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88

主题

3万

回帖

3万

积分

荣誉版主

积分
34560
 楼主| 发表于 2004-12-29 10:46:06 | 显示全部楼层
通天塔
《圣经旧约》上说,人类的祖先最初讲的是同一种语言。他们在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之间,发现了一块异常肥沃的土地,于是就在那里定居下来,修起城池,建造起了繁华的巴比伦城。后来,他们的日子越过越好,人们为自己的业绩感到骄傲,他们决定在巴比伦修一座通天的高塔,来传颂自己的赫赫威名,并作为集合全天下弟兄的标记,以免分散。因为大家语言相通,同心协力,阶梯式的通天塔修建得非常顺利,很快就高耸入云。上帝耶和华得知此事,立即从天国下凡视察。上帝一看,又惊又怒,因为上帝是不允许凡人达到自己的高度的。他看到人们这样统一强大,心想,人们讲同样的语言,就能建起这样的巨塔,日后还有什么办不成的事情呢?于是,上帝决定让人世间的语言发生混乱,使人们互相言语不通。
   人们各自*起不同的语言,感情无法交流,思想很难统一,就难免出现互相猜疑,各执己见,争吵斗殴。这就是人类之间误解的开始。
   修造工程因语言纷争而停止,人类的力量消失了,通天塔终于半途而废。
   团队没有默契,不能发挥团队绩效,而团队没有交流沟通,也不可能达成共识。身为领导者,要能善用任何沟通的机会,甚至创造出更多的沟通途径,与成员充分交流。惟有领导者从自身做起,秉持对话的精神,有方法、有层次地激发员工发表意见与讨论,汇集经验与知识,才能凝聚团队共识。团队有共识,才能激发成员的力量,让成员心甘情愿地倾力打造企业的通天塔。
   一个人在生命的路途上前进时,若不随时与同伴交流沟通,便会很快落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海浩社区

GMT+8, 2025-9-15 19:11 , Processed in 0.080625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