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68|回复: 0

中港台金融 0615 only for highot!

[复制链接]

152

主题

52

回帖

268

积分

海星

积分
268
发表于 2004-6-15 11:19: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央行官员表示,
        是否加息要看未来3个月数据

央行货币政策为三大问题“挠头”        1
中国的银行已经为人民币升值做了准备        1
“狠批”保险公司其实是保监会的胜负手        1
信托异地销售对银监会的监管是个考验        2
全球加息将会削弱中国的宏调效果        2
紧盯美元的政策导致中国经济过热        2
外国投资者持有美国国债首次过半        3
加息对平安保险是把“双刃剑”        3
新华人寿如何定价具有标杆意义        3
为什么又是天胶?        3
大型银行可能并不比中小型金融机构更具吸引力        4
限制中国内地加息的两个因素        4
团险已经感受到了企业年金带来的振荡        4
日本散户对中国股票的热情不小        5
分析:国内汽车业今年可能变成风险行业        5
对冲基金撤出可能增大油价跌幅        5

〖优选信息〗
【形势要点:央行官员表示,是否加息要看未来3个月数据】
随着5月份中国宏观经济运行数据的出炉,市场对央行要上调利率的预期越来越强烈。对此,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穆怀朋在日前表示,央行是否加息,需要观察6、7、8月份连续的物价变动水平之后,才有可能做出决定。穆怀朋指出,央行今后在运用货币政策工具时,会逐步加大利率、汇率等价格工具的调节作用,而一些数量工具的作用会逐步减少,利率也会逐步市场化。穆怀朋认为,2003年以来,中国全面的物价上涨有着复杂背景。从时间上看,目前还难以判定物价上涨会不会持续下去;从政策背景来看,这次物价上升,是在政府没有追求通货膨胀的条件下发生的。而粮食产量的不足是造成本轮物价上涨的主要供给因素;以信贷资金支持的投资需求快速增长,对生产资料的价格增长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这是拉动本轮物价上涨的主要需求因素。他说,传统的以居民消费物价上涨为特征的通货膨胀,属于传统的货币稳定问题,但与此同时,还要注意资产价格的上升,这属于目前世界各国中央银行所关注的金融稳定的问题。(LZHJ)
【形势要点:央行货币政策为三大问题“挠头”】
目前,国内对宏观调控已见成效的判断已经形成。对于各级政策部门来说,这意味着要考虑下一步的政策该如何走。据国内媒体报道,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副行长盛松成日前指出,央行针对中国经济高位运行、信贷增长偏快而采取的一系列货币政策措施已开始发挥作用,但仍面临着三大问题:一是贷款期限结构的矛盾越来越突出。贷款少增的主要是短期贷款和票据融资,而中长期贷款继续保持较高增速,这将造成企业流动资金的短缺,同时不利于对投资增速的控制。二是商业银行出于安全性和盈利性的考虑,在控制贷款总量时中小企业首先成为控制重点。三是在目前消费物价指数较高的情况下,实际利率变负已使央行在货币政策调控中面临两难,不上调利率可能扭曲企业的经营行为,增加原材料屯积,上调利率又会加大人民币汇率的升值压力,也不利于扩大消费,还有可能进一步刺激商业银行增加贷款投放。(RHJ)
【形势要点:中国的银行已经为人民币升值做了准备】
    国际清算银行(BIS)周日发布的一份报告称,中国各银行去年年底对美元的乐观度降低,一些银行将大量的美元存款兑换成了其他货币,中国各银行至少卖出了60亿美元。上述交易说明,中国各银行当时可能已经开始为人民币元升值做好准备。国际清算银行在报告中称,尽管2003年底中国各银行的海外存款额较当年第三季度末基本没有什么变化,但存款的货币构成却发生了显著转变。在美元兑日圆和其他主要货币汇率大幅下降的第四季度时,中国银行系统将约7%的美元存款兑换成了以亚洲地区货币为主的其他货币,使其美元的海外存款达到了236亿美元。这样的削减幅度十分空前。据国际清算银行提供的数据显示,在此之前,中国各银行的海外美元存款连续15个季度的平均值为301亿美元,其中包括去年9月份当季的296亿美元。该行表示,在中国各银行减少美元存款的同时,日圆和港元存款相应上升。国际清算银行估计,2003年末中国各银行在海外的非美元存款中,有价值22亿美元的欧元,价值66亿美元的日元,以及价值148亿美元的其他货币。如不按美元汇率变动进行调整,上述数据相当于较去年9月末分别增长了69%、8.2%和22%。(RZHJ)
【形势要点:“狠批”保险公司其实是保监会的胜负手】
    据悉,近期已经获得和将要获得保监会批准成立的新的保险公司共有16家,其速度之快前所未有。对此,中央财经大学的保险专家郝演苏教授表示,最后一次批准中资保险公司是1996年,成立了泰康、新华、华安、永安、华泰五家保险公司。此后,只有外资保险公司获得批文,使外资公司的数量超过中资公司。郝认为,之所以8年未批新的中资保险公司,这是一个策略,即以“时间换空间”——过去8年中,保监会的“沉默”换来了中资公司宝贵的成长空间。他说,“即使是最小的中资公司,其规模也比同类型外资公司大。例如寿险中最小的泰康,产险中最小的永安,都比友邦,或者其他外资产险公司大。否则,如果1996之后仍然继续批准中资公司,可能会产生很多长不大的‘娃娃公司’,不利于民族保险业的发展。”郝戏称这为保监会的“计划生育”政策。而本次保监会放开中资保险公司的审批,与保监会做大做强保险业的思路有关。事实上,随着保险业全面开放时刻的临近,保监会抛出新批数十家中资公司的胜负手,其深意耐人寻味。(LCW)
【形势要点:信托异地销售对银监会的监管是个考验】
    自从2001年以来,不少信托公司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拓展疆土。一些中西部地区的信托公司急于到东部大城市扩张,东部城市的监管部门对此反应强烈。2003年下半年,上海银监局就明令禁止本地信托公司、商业银行帮助外地信托公司在沪开展业务。而按照信托业的“一法两规”,信托公司在异地不能设立分支机构,异地经营问题让监管当局一直处于两难之中。“堵”则违反市场规则,也堵死了信托公司的重要资金来源。而“放”又会纵容某些信托公司不规范的经营,给监管部门带来很大的工作压力。在这种情况下,日前银监会向一些地方银监局下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集合资金信托业务有关问题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在该通知中,监管当局首次认可了信托公司异地销售信托计划的行为,并制定了严格的规则加以规范。业界表示,对信托计划异地销售的开闸放水,可能引发整个行业格局的变化,这也意味着监管难度的提高和监管能力的考验,在一些地方银监局,人力物力的配置还达不到对异地信托进行严格的监管。(BCW)
【形势要点:全球加息将会削弱中国的宏调效果】
    对于呼之欲出的美联储加息,香港《信报》的专栏作家曹仁超认为,假设6月底联储局加息1/4厘,相信亚太区(日本除外)也会加息,因为食物和能源占亚太区CPI比重较美国大(美国食物只占CPI的14.3%比重,能源占7%;香港食物占28%,能源占33%;台湾食物占31%,能源占26%;泰国食物占38%,能源占26%;新加坡食物占30%,能源占19%;中国内地比重更大);不过,加息1/4厘对整个经济的实质影响极微,主要是心理影响。从5月中旬开始美元汇价转弱,投资界又再流行借美元去投资比较高风险的项目,再膨胀情况又出现。由于亚洲股市的投资价值较高,一旦美元转弱,资金又再流向亚太区,这也是担心中国宏观经济调控不易收效的另一理由。(LCW)
【形势要点:紧盯美元的政策导致中国经济过热】
    对于当前中国经济过热的原因,有关部门更多的认为是由于投资过热所引发的。对此,香港《信报》认为,这次中国经济过热问题源自1994年人民币同美元挂钩,其情况和1983年10月港币同美元挂钩相似。中国在紧盯美元的政策下,内地经济也一如1990年至2003年的香港,先出现过热然后过冷,用行政手段对付可以减少病症,但治不好病源。不过,中国经济过热至今只有2年(2002及2003年)的时间,并且从1994年就开始对付,肯定较香港去年7月才开始对付好,但代价估计要两年才能完成。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美元战后同黄金挂钩,60年代美国为支付越战军费而滥印美钞,造成1971至1980年美元大贬值及美国恶性通胀。美国2001年减息中国也减,美国利用货币贬值对付通缩,中国也大印人民币,结果就使得经济过热。但是,美国经济属于成熟期低增长型,而中国经济属于年轻期高增长型,老人家进补是固本培元,年轻人吃补品则会导致虚火旺盛,如不老老实实冷却经济,中国经济也难逃美国的命运。(BZHJ)
【形势要点:外国投资者持有美国国债首次过半】
    外国央行对美国国债的需求提升了海外所持比例,使之首次超过了美国国债流通总量的一半。美联储的数据显示,截止到今年第一季末,有1.653万亿美元即50.6%的流通国债由外国投资者持有。今年1月至3月期间,外国投资者持有的美国国债增加了1700亿美元,估计外国央行占其中的960亿美元,且主要是亚洲地区的央行。外国央行为减缓本国货币升值采取了多种措施,从而推动了对美国国债的需求。日本央行是美国国债的最大外国投资者,该行首季动用了15.2万亿日元干预汇率。尽管美国国债价格急剧下挫,但外国央行的持有量一直在增加,这导致市场担心,一旦数量较少的官方买家购买行动放缓,债市可能会剧跌。瑞银(UBS)固定收益证券分析师伊恩•道格拉斯(Ian Douglas)说:“如果没有它们入市,收益率会高很多。”这反映出全球资本向美国的流动,对美元是一个支撑。这也再次证明,美元长期不会走弱。(RZHJ)
【形势要点:加息对平安保险是把“双刃剑”】
    平安保险公司将于本月在港上市,集资最多21亿美元。如果内地近期加息,公司管理层认为将有于利提高其投资回报率。由于平安保险未能仿效中国人寿将1999年6月以前的不良保单分离,不良保单所占比例仍然甚高,即使些微的利率变动也将对平安投资回报及净利产生巨大影响。平安保险的保荐人之一高盛证券估计,平安的投资回报率每变动50个基点,平安2004年的净利即会变动27%。不过,利率上升也不一定对平安完全有利无害。因为一般而言,利率上市将促使投保人提前终止保单以寻求更佳回报,这不单使新增保单放缓,更会让公司提早赎回一些未到期的投资而遭受损失。同时中国加息,也未必能完全弥补再投资风险。平安2004年将有大约5%的银行存款及2.8%的债券到期。以债券为例,目前平均回报率达4.5%,但新债券的回报率仅4%,高盛估计平安整体投资回报率将因此下跌14个基点。(BCW)
【形势要点:新华人寿如何定价具有标杆意义】
    通常,股票发行价格是按每股净收益乘以当前市场认可的市盈率,但保险公司却是个例外。按世界各国保险公司的经营规律,寿险公司一般要经过5-8年的正常业务亏损期后才开始盈利。如何为保险类股票定价,这是令保险公司、投行业务人员为难的事。如果不出意外,新华人寿将在今年6、7月间登陆A股。新华人寿2003年的每股收益约在0.03-0.05元之间,目前A股市场IPO价格一般限定在20倍市盈率以内,因此即使按20倍的市盈率计算,新华人寿IPO价格每股也只能限定在0.6-1.0元之间。可是,这却触及了证监会的相关规定,股票发行价格不得低于一元面值。若按其设想的8-10元IPO价格计算,市盈率超过200倍,与现有监管部门严格掌握的相关尺度发生冲突。由于目前新华人寿的净资产在13-15亿元之间,因此,考虑到上述规定,其发行规模最多只能是26-30亿元之间,与其设想的40亿元规模相去甚远。业内人士表示,“目前惟一可以确定的就是要发行4亿股,其他都要和证监会协商、沟通。”显然,如何突破定价难题,成为新华人寿、海通证券、中国证监会三方共同面临的难题,其定价方法也将具有标杆意义。(BCW)
【市场:为什么又是天胶?】
    近日,天胶期货又隐隐出现了“多逼空”的态势。回顾历史,天然橡胶期货似乎总是跟“逼仓”二字联系在一起。中国期货业的一位资深人士说,天胶期货之所以出现这么多的风波,与制度性因素有很大关系。以铜期货为例,尽管2003年铜期货价格大幅度上涨近80%,但铜期货从未出现逼仓的问题,因为没有谁能扛得动。也就是说,一旦有人开始想通过超常规做多,逼迫空头以斩仓的方式认输出局是不现实的。因为,铜在全世界范围内流通的成本很低,一旦价格超过了正常范围,就会有大量的现货蜂拥而至,再大的资金也承接不了如此规模的现货。而天胶市场则不同。按现行规定,进口天然橡胶不能进入流通领域,也就很难成为可交割的仓单,而国内天然橡胶产量又有限(年产仅55万吨左右),造成30亿的资金就可以买光库中的天然橡胶,而拥有这样资金规模的机构,在国内并在不少数。而且上期所为了防止出现个别机构操纵市场的风险,严格控制持仓数量,单个投资者最多只能持有300手的期货合约。这一限制几乎断绝了大机构名正言顺的投资可能性。因此,违规的“分仓”行为屡禁不止,使得主力资金变得扑朔迷离,监管层很难判断一个机构真正持有多少头寸,对市场的影响到底有多大。一些大鳄就有机可乘。正是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天然橡胶这种产量、库存都不大的期货品种,天然的就成为大肆炒做的上佳选择。(BCW)
【市场:大型银行可能并不比中小型金融机构更具吸引力】
大型金融机构比中小型金融机构对客户更有吸引力,这是个误解。美国市场研究公司Forrester对北美金融机构顾客满意度的最新调查显示,在消费者眼中,小型金融机构比大型银行更关切他们的权益,顾客对它们的满意度比大型银行要高得多。调查显示,德州圣安东尼奥市USAA小型金融服务机构的顾客满意度最高,为82%,其次是储蓄互助社,达62%。Forrester表示,该份调查反映前几年华尔街大型银行的利益冲突丑闻至今仍影响着美国消费者的观念。此外,该调查也给大型银行发出了警告。在本次调查中,倒数第2的是花旗银行,满意度只有22%,波士顿舰队则是倒数第3,仅有26%,摩根大通银行也仅有27%的满意度。这份调查意义重大,因为那些评价最高的公司业务成长速度都高于业界平均值,但顾客满意度敬陪末座的却是一些大型金融机构,“如果那些银行不改变他们对待顾客的方式,他们就有大麻烦了”。(RWZW)
【形势要点:限制中国内地加息的两个因素】
所谓通胀猛于虎,过去数月,国内按月计的通胀率节节上升,从2月的2.1%,上升到3月的3%,4月的3.8%,5月又再升0.6个百分点至4.4%。如果通胀继续上升,央行加息将不可避免。不过,中国经济情况复杂,有许多因素将构成加息决策时的障碍。一是加息将加大国企压力。加息是个“一刀切”政策,但不少大型国企都有着庞大债务,在利率低时,这些债务缠身的国企尚能应付,不仅有钱还息,还有盈利。如果中国启动加息周期,国企利息负担将大为增加,有可能耗掉大部分利润。如果国企为求自保而裁员节流,又会引发失业率上升等问题。二是加息可能加剧中国证券市场存在的隐忧。有人形容,中国证券市场存在不少无人敢挤破的“毒瘤”,一旦挤破后便会一发不可收拾。如不少经营困难的证券公司,甚至挪用客户资金作营运经费。如果一旦加息,证券业的毒瘤便不挤自破,对社会和经济所带来的连锁性冲击,实在不能低估。(BHJ)
【形势要点:团险已经感受到了企业年金带来的振荡】
    6月7日,平安保险和太平人寿双双获准筹建养老金公司,就在首张养老金牌照获批前四天,保监会寿险部召集各大寿险公司企业年金部负责人商讨应对5月1日之后年金市场变化的对策。一位与会人士表示:“会上保监会人士对劳动保障部的做法表示了不满,因为劳动保障部在多个场合表示,保险公司目前运作的企业年金并非真正意义上的企业年金,现在保险公司上门做业务怎么也解释不清。”事实上,在税收优惠及其他执行细则未出台之前,该人士表示,“部分客户会持观望态度,这确实会对我们的团险业务有所影响。”尽管没有确切的数据作为佐证,但平安、太平、泰康等多家保险公司都承认,目前这一政策的不确定性确实给开展团险业务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泰康人寿总裁助理黄新平认为。对保险公司真正的影响在于,“税收优惠执行以后,一些现有的团险客户可能会要求退保,转成具有税收优惠的企业年金。”在这种情况下,团险已经感受到了年金所带来的振荡。(LCW)
【形势要点:日本散户对中国股票的热情不小】
    愈来愈多的日本散户开始加入投资中国股票的行列,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四个月日本散户已经买进约35亿美元的中国股票,而去年全年一年日本购买中国股票的数量仅为6.7亿美元。日本冈三证券亚太分析师Shiokawa称,“热衷投资中资股的人,有靠退休金过日子的,还有农民,特别是在那些与中国有着业务往来的区域,以及当地企业在中国设厂的地区居民。”汇丰资产管理经理Itani指出,“今日的中国很容易让人联想到1960年代的日本黄金时期。这是吸引民众投资的关键诀窍。”他指出,中国的人均GDP最近刚突破1000美元,而日本是在1966年达到这一水准,在将近40年后的今天已突破30000美元。路透旗下基金研究公司理柏(Lipper)的统计显示,在日本售出的专业管理中国基金的资产总值,已由去年12月的2930亿日元,上涨至今年4月的6150亿日元。(RZHJ)

〖信息分析〗
【分析:国内汽车业今年可能变成风险行业】
虽然北京国际车展十分火热,但国内汽车市场的情况却不容乐观。据国家统计局14日公布的数据,5月份全国共生产轿车21.51万辆,同比增长30.5%,但增速比4月份大幅回落了12.1%,轿车生产增速25个月以来首次低于整个汽车业的增长幅度。轿车产量环比连续2个月下降,4月份比3月份减产0.57万辆,5月份则比4月份骤减2.44万辆,降幅超过10%。在降价预期下,汽车市场的销售增长数据,可能比生产数据更差,据称5月份国内汽车销售增长跌至两年新低。加上近期市场盛传,去年内地汽车贷款坏帐达千亿元人民币,直接导致上周汽车股的突然急煞车。瑞士一波首席经济分析师陶冬最近表示,汽车业目前占中国经济的约1%,从近期销售增长放缓、竞争加剧,还有毛利趋降,这个行业令人担心。实际上,这个行业的风险还不止这些,保险业正在退出汽车消费信贷,商业银行对车贷审批也比过去更紧,汽车市场今年的增长前景更缺乏定数。有理由担心,今年中国的汽车产业,可能会从一个亮点行业变成一个风险行业。(AHJ)

〖风险研究〗
【市场:对冲基金撤出可能增大油价跌幅】
国际石油价格近日从历史高位回落,对冲基金也作出相应部署。在6月1日,当油价从历史高位每桶42.45美元回落至38.65美元后,交易商纷纷减持好仓。对冲基金Millburn Ridgefield的联席主席George Crapple表示,按照他的数学模型所作的评估显示,他在过去两周减持原油、燃油及天然气好仓,持仓数目已经减半。根据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的数字显示,截至6月1日止的一周,石油期货交易商净减少16%投资。对冲基金投资者顾问公司Hennessee Group的执行主管Charles Gradante表示,投机者感到油价可能已见顶,再往上超越40美元的机会不大。在过去的油价上涨中,热钱的炒作推高了油价涨幅,在油价下跌中,对冲基金的撤退也会同样加剧油价跌幅,加大波动性。(BHJ)

〖调整与修正〗


〖每日数据〗
本数据仅供客户参考,不作为投资依据。
        日    期        收盘指数        涨跌点数
上证180指数        6月14日        2621.77        -53.26↓
上证指数        6月14日        1438.73        -33.33↓
深圳成份指数        6月14日        3302.52        -79.16↓
上证B股指数        6月14日        86.22        -7.90↓
深成份B股指数        6月14日        1762.54        -76.64↓
香港恒生指数        6月14日        12076.57        -319.82↓
恒生国企股指数        6月14日        4241.71        -139.52↓
恒生中资企业        6月14日        1322.02        -53.64↓
台湾指数        6月14日        5574.08        -160.99↓
美国道琼斯指数        6月10日        10410.10        +41.66↑
纳斯达克指数        6月10日        1999.87        +9.26↑
标准普尔500        6月10日        1136.47        +5.14↑
伦敦国际银行间拆放利率(LIBOR)06月11日
        一个月        二个月        三个月        六个月        一年
美元        1.2388        1.3700        1.5200        1.8600        2.4331
英镑        4.6000        4.6925        4.7906        5.0213        5.3313
日元        0.0375        0.0431        0.0488        0.0598        0.0913
瑞士法郎        0.3200        0.3967        0.4533        0.6850        1.0717
欧元        2.0773        2.0929        2.1128        2.1968        2.4270
LIBOR数据为伦敦时间11日下午2:00之后提供(国内媒体转载)

香港银行同业港元拆息(%) 06月14日 17:30
隔夜钱        1个月        3个月        6个月
0.001/0.120        0.17/0.32        0.53/0.68        0.97/1.12
[石油] 北海布兰特石油价格每桶34.92美元(现货价),[黄金] 1盎司黄金=383.60美元
1人民币=4.0602新台币  100人民币=10.0634欧元 100人民币=12.0821美元
[外币100] 美元827.6700 英镑1505.82 日元7.5205 港币106.1782 澳元573.45 欧元993.70
(中国银行2004.06.11)
[1美元兑各国货币] 英镑0.5496 欧元0.8329 澳元1.4433 瑞郎1.2598 日元110.06 加元1.3639


声   明
安邦集团研究总部是从事策略分析和风险研究的专业研究机构,简报产品是在分析师研究笔记的基础上形成的信息产品,不能将其视之为规范的研究报告或结论。有鉴于信息科学的基本属性,更不能将其视为等同于媒体的新闻传播。有关问题的来源、讨论或争议,请使用“电话咨询”(TELEPHONE CONSULTING)及“在线咨询”(ONLINE CONSULTING)服务,直接向分析师咨询。电话咨询:010-67685651,在线咨询:[email protected]。客户就有关问题如果需要更为规范、详细的研究报告,请与研究部联络,电话010-67685651,研究部主管贺军(高级分析师)。

©2004 Anbound Information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海浩社区

GMT+8, 2025-9-17 05:20 , Processed in 0.077277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