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92|回复: 17

低价数码相机的秘密

[复制链接]

211

主题

182

回帖

521

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521
发表于 2005-9-21 14:25: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市场逼DC降价,DC不得不降。想想俺在去年买的一台130万像素的DC就要一千多元的情景心里多少有些不平衡,唉,这世界变化快呀!不过,你有没有想过,那些廉价的数码相机为什么能用这么低的价格去卖呢?为什么有不少像素相同的数码相机的价格却有较大的差异?除了品牌之外,还有什么原因在里面呢?

  一、CCD芯片不同

  一般来说,在相同像素的情况下,采用CCD传感器材与采用CMOS传感器材的数码相机的成本相差大约400-600元左右,由此可以看出CCD芯片在整台DC中的成本比例有多大了。不过,同等像素的CCD传感器,它们的成本却不一定相同,为什么呢?

  首先,芯片面积不同成本就不一样。一般来说,如果从CCD芯片制造工艺的角度来考虑,其芯片面积越小,集成度越高则越好,但若从摄影角度来看就不然了,如果两台DC在其它条件相同就只是CCD芯片的面积不同的情况下,则CCD芯片面积越大,成像质量就越好,这与中幅相机的成像优于35毫米相机的情况类似。而一般廉价的数码相机为了降低成本而会采用一些面积小的CCD芯片的,而且为了掩人耳目而一般都不对外公布其CCD芯片的面积的参数,只是说采用了多少万像素的CCD芯片。

  其次,CCD本身有普通CCD和超级CCD之分。超级CCD是由日本富士胶片株式会社研制的,它从1999年开始发展到现在已历经了四代,目前第四代超级CCD,包括超级CCD HR和超级CCD SR。它对提高数码相机的成像品质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超级CCD被不少如索尼、柯达等等的高端数码相机使用,但一般廉价的数码相机就不使用了。所以廉价的DC在产品的参数上只会标明是CCD传感器,而具体使用哪一类型的CCD则没有标明。

  二、镜头不同

  人类用眼睛来感知色彩缤纷的世界,而数码相机则是用镜头来摄取被拍的对象,所以,镜头的性能如何将直接影响到成像质量。影响镜头质量的差异在哪里呢?

  所用材料。数码相机的镜头所采用的材质有磨光玻璃和透明塑料两种。在一般情况下,磨光玻璃镜头要比透明塑料镜头要好一些,但成本也较高,所以,廉价相机一般都采用了透明塑料镜头。此外,由于相机的相关器件对紫外线比较敏感在,所以传统相机在户外拍摄时要加装UV镜,而数码相机则要增加特殊的镀层或外加滤镜,这样才能提高成像质量,廉价相机通常为了降低成本而会对这方面有所削减,因为这方面最容易被用户所忽视,不易被人觉察。物理口径大小。镜头物理口径的大小也对成像质量产生很大影响,镜头物理口径越大,光通量就越大,成像质量就越好,而绝大多数的廉价相机的镜头口径都很小。

  另外,不少人都很在乎镜头的光学变焦功能,不过,这个功能要耗去厂商不少的成本,所带来的结果当然是售价的提高了,而这项功能一般只用于拍摄远景,但一般的用户有多少时候会去拍摄远景呢?所以,我认为没有光学变焦也不是很重要。

  此外,镜头制造的技术与做工精细与否也对成像质量产生很大影响。廉价的数码相机做工一般都较粗糙,技术含量也较低。

  三、电子元件质量不同

  数码相机里面除了CCD芯片外,还有一些电容、电阻及其它的电子元件,这些电子元件除了可以让DC实现更多的功能外,其质量的好坏还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成像的质量,不过,廉价的DC通常为了降低成本而会采用一些质量较次的零件,当然,他们不会采用一些质量有问题或是很差的零件,因为如果质量出了问题不但影响企业的形象和声誉而且返修成本也会大大增加。

  四、液晶质量不同

  我们知道,电脑的液晶显示器有等级之分,一些质量较次的LCD会存在一些诸如亮点、暗点之类的毛病,而等级越高、质量越好的LCD的制造成本就越高,售价也越高,同样,数码相机里的液晶显示屏也有质量好坏之分,只是它的面积比较小,容易被消费者所忽视而已,所以,廉价的数码相机的液晶显示屏往往都存在有亮点或暗点之类的缺陷,不过,我觉得有一个半个的坏点并不是很重要,但如果在一块1.6英寸的液晶显示屏上有三个以上的亮点的话对人的视觉就影响较大了,所以消费者在购买时一定要看清楚LCD的质量。

  五、功能多寡不同

  功能越多产品的成本就越高,售价也相应较高。廉价的数码相机多数在功能上只能满足一般的用户需求,而不带有很多的功能。不过我认为DC的主要作用还是拍摄,其它的功能并不是很重要。例如自拍功能,我的DC也有,但除了我买回后在好奇心的驱使下用过一回后就再也没有用过了,所以我建议消费者不要过于注重DC功能的多寡。

  六、支持的技术规范不同

  前段时间,爱普生推出了一种叫PIM的技术规范,它是为提高相片的打印质量而开发的一种技术规范,这个规范需要数码相机、打印机等设备共同协作才能起作用的。带有这种技术规范的数码相机如果配合同样支持这种技术规范的打印机使用,就能打印出更高质量的图片来。目前,由于使用这种技术规范需要增加较多的成本,所以一般廉价的数码相机都不支持PIM技术规范,而就目前来说,支持PIM技术规范的数码相机有SONY、OLIMPUS、CASIO、TOSHIBA、MINOLTA、RICOH、KYOCERA等。

  七、销售渠道不同

  除了产品的技术及硬件质量的因素对产品的价格会造成较大的影响外,销售渠道也是影响产品价格的重要因素之一,销售渠道越多,中间商就越多,产品的价格就越高。另外,洋货进来我们国家是要打关税的,这也是国产机比较便宜的原因之一,不过,目前我国已加入了世贸组织,根据协议,数码相机及其它相关的产品要逐步降低关税。据来自信息产业部的消息说,从2003年1月1日起,我国实现零关税的税目累计已达213个,关税总水平也由2002年的12%降低到11%,其中信息技术产品(包括数码相机)的关税总水平已由2002年的3.5%降低到1.5%,降税幅度高达57%左右,是我国所有商品中降税幅度最大的商品。这就是说,一台2000元的DC,它所含的关税为30元,而且以后还会逐步降低。虽然,这对我们民族工业来说不是个好消息,但如果我们从消费者的角度去看的话却是件好事,这意味着进口的DC价格受关税的影响已非常小了。

  八、销售原因

  现在的市场竞争异常剧烈,有些DC的质量不错,但厂商为了启动市场或争夺更大的市场份额而降价,所以说,我们不能光从产品的因素去论价格,还要看其它方面的因素。

  当然,除了以上的因素外,产品的外观、整体做工的粗细、光学技术和图像处理技术等等因素都会影响产品的售价。

450

主题

5387

回帖

7652

积分

网站编辑

积分
7652
发表于 2005-9-21 17:54:17 | 显示全部楼层
电视上天天做广告的那几款,哪个兄弟给点评一下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6

主题

3678

回帖

5155

积分

网站编辑

积分
5155
发表于 2005-9-21 18:32: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初由 zephyr 发布
[B]电视上天天做广告的那几款,哪个兄弟给点评一下咯 [/B]


  对。这位仁兄哦说的及是。。。:P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6

主题

486

回帖

762

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762
发表于 2005-9-21 21:52:34 | 显示全部楼层
benq  的几款挺好的 我打算购置一个  便宜就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

主题

578

回帖

792

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792
发表于 2005-9-28 12: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晕,你把数码相机的成本组合都说了一遍,也没看出你又啥重点,想做项目评估报告不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7

回帖

61

积分

注册会员

积分
61
发表于 2005-9-28 13:59:3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世界,一分价钱一分货,没有什么性价比之说,不过是掩人耳目的说法,吉利的性价比最高,但是估计你买的时候还是会考虑一下的。

顺便说一句,好像现在800万像素的CCD全部是SONY做的,无论尼康还是佳能都是用的同样CCD。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4

主题

3553

回帖

4858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4858
发表于 2005-9-28 16:59:57 | 显示全部楼层
DC基本没得修. 还是不要买太贵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832

回帖

1122

积分

金牌会员

xxoo茶客

积分
1122
发表于 2005-9-28 17:14:33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像有些单反相机也是用cmos的,所以不要一概而论,说cmos不如ccd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1

主题

1420

回帖

2105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2105
发表于 2005-9-29 08:49:32 | 显示全部楼层
想起了牛叉无比的“网易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0

主题

4773

回帖

6943

积分

荣誉版主

积分
6943
发表于 2005-9-29 13:13:52 | 显示全部楼层
各牌子的CCD差不多,关键是处理芯片,算法,镜头,决定画质和成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海浩社区

GMT+8, 2025-9-20 11:12 , Processed in 0.082060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