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貌似在一个月前,在康熙来了(台湾的访谈性节目)里就看到了这部电影的介绍,因为来宾是张艾嘉。对于张艾嘉,我更喜欢她演员的部分;而她作为导演的作品,我只看过《二十 三十 四十》;也许是先看了许鞍华的《男人四十》或是作为一个男性很难对女性题材的电影产生共鸣的关系,对那三个女性的生活,无法留下太深刻的印象(也很可能是生活阅历不够),但《我们这一家》却给我留下了一定的感觉,特别是女性导演对感情部分精确的捕捉。
电影简介:
(转载的开始)单亲家庭长大的李天恩(古天乐 饰演),对于爸爸这个角色一直没有什么感觉,在他年少气盛就开始混,因为爱打架常常要跟治疗跌打损伤的老妈报到,老妈老是唠叨他不上进。他身边不缺女人、不缺兄弟也不缺义气,但是当他遇到了他的菜鸟律师美宝(刘若英 饰演),竟然一见钟情,纵使两人的背景环境有天壤之别,他们还是疯狂的爱上对方,并有了爱的结晶。
当美宝发现自己怀孕之后,李天恩虽然也想不负责任,但是却逃不出美宝的手掌心。自认个性潇洒倜傥的李天恩还以为自己绝不会被妻儿绑住, 谁知道他的宝贝女儿一出生,他的世界从此改变。为了爱护女儿他极尽一切去隐瞒自己黑道的身份,改变自己的行事作风,甚至要身边的兄弟们都不能说脏话,但是这样就能够改变自己,改变世界吗?
他一向只是半个好儿子、半个好丈夫、半个好老大,但是这次他真的竭尽所能地想成为一个好爸爸!发布者:Mtime (转载结束)
其实,这部影片前半段很拖沓,结尾也很琐碎;但并不影响对感情的铺陈。貌似影片的主题是爱,衍生主题是责任。导演安排主角的背景是黑社会大哥,是阴暗和邪恶的代表;这与一个慈爱的父亲形象差别很大,而电影要的就是落差大。而能让浪子回头,弃恶从善的稳条件是当了父亲,平时我们只是赞叹母爱的伟大而忽略了父爱的神奇。 古天乐的演技很棒,从浪子到父亲的角色把握都非常到位;而相比之下,刘若英对青春少女的演绎真是糟透了(演成了花痴),和她之后演母亲的角色完全不能比。而导演把古惑仔的所有血腥凶残的一面都隐去了,让我们看到的是个可爱版的古惑仔,特别是当了父亲之后-在砍人之前还打电话给女儿唱歌、哄女儿睡觉;为了女儿,放弃一切古惑仔应该干的事(做盗版、收保护费、开赌场、一楼一凤等),而去兴办教育(开补习班);这样另类的古惑仔大哥也注定了他的结局-用死亡来退出江湖。
而电影就是以葬礼开场的,通来回忆来介绍李天恩(主角)的一生;感情是从女儿出生就开始积累,中间还有很多分支,例如同妻子的感情分合、母亲的感情改变、以及朋友的感情义气来将李天恩丰满成一个有血有肉、感情丰富的男人;而女儿是他感情最重要的部分,从不讲脏话、改涂纹身(将猛虎改成大猫)等等讲述男人也有感情细腻的一面。而他最大的障碍是他黑社会大哥的背景,他从隐瞒到最后脱离,是父亲这个角色或感情的升华;江湖这个圈子进去容易,脱离就难了,更别说作为一个大哥级人物了;不是说埋名走天涯就可以退出的,真实生活中一个普通人借个钱(高利贷)都会有人24小时盯梢,更别说“名声显赫”的大佬了(所以一出事,警察先去找线人撒),当得知唯一脱离的方式是要付出生命代价的时候,得到需要断手保足的启示后;他为了家人还是义无反顾的选择了退出。
张导演真的拍得很细腻,只选择了几件非常有代表性的事,就把一个女性理想中的男人刻画出来了(可能只有偶这样认为);但我非常不喜欢结尾;无论是港版还是大陆版的,如其这样的续貂,还不如象《再见阿郎》里来得悲壮...这可能是女性导演的同情还是残酷...
大陆版结局(我个人认为这个结局比死亡更残酷,明明知道家人在哪儿,却不能相见,折磨呀;难道大陆就不能给坏人重生的机会):李天恩并没有死,隐姓埋名在一个教堂里,天天祈祷与家人见面...
港版结局(明显是女性的同情和完美主义):李天恩并没有死,隐姓埋名在一个教堂里,天天祈祷与家人见面,结果女儿的婚礼恰好就在那家教堂,结果一家人团聚了...
影片还不错,有空的话可以看看....
[ 本帖最后由 wolfjoe 于 2008-6-9 19:38 编辑 ]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