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536|回复: 25

黑道风云——香港九大枭雄片

[复制链接]

24

主题

1237

回帖

1675

积分

金牌会员

积分
1675
发表于 2009-6-13 10: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黑道风云——香港九大枭雄片
香港拍电影无所不为,但写实的黑帮枭雄方面电影说多不多,说少还真少。主要原因是难拍和不敢拍。难拍是一些黑道人物虽然名声在外但大多为人低调生活隐蔽,做事沉稳并不为人所知,因此,很难去真实反映那么一个公众心目中的风云人物;不敢拍是一些枭雄在港关系根深蒂固,隐居几十年势力却依然存在,随便就拍他们传记会惹来麻烦,因此,没有一定背景能力的电影公司轻易不会选择拍摄这类题材电影。

  拍戏以胆大妄为著称的麦当雄当年拍《跛豪》,也不得不在电影前面加上一段话交待:“本片拍摄时,未经吴锡豪先生同意。如片内有模仿影射等情节,实属巧合。并为可能引起不便之处,向吴先生致歉意。”尽显软态。而家族势力在香港一向吃得开的向华胜向华强兄弟准备跟拍《吕乐传》也没强硬上马,而是先到台湾和吕乐洽谈,吕乐要求不能用他真名才同意了向氏兄弟拍摄,这才有了后来谐音的《雷洛传》(延续《跛豪》里的叫法)。但即便如此,《雷洛传》准备出街期间,城中还是传出吕乐不高兴,要阻挠电影上映的传言。

  需要提及的是,电影是虚构改编,枭雄本身和电影里的人物自然不会一致,大家要区分开来。像《雷洛》,基本上是大陆观众最为熟悉的一部枭雄片,在影迷当中口碑颇佳,刘德华饰演的“雷洛”头脑灵活风光无限更是不少人向往的偶像。可换了吕乐自己做观众就不是那样看了,他认为《雷洛》拍得太过失实,比如影片中警察拿警帽收片钱的情节,吕乐就反感,说“警察怎么可能这样去收钱,像个乞丐。”

  民众离他们太远,谁真谁假并不是那么容易分辨。也许也并不是那么重要,大家比不过是要一个故事而已。

  而我,只谈我知道的。

  是为序。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钱 +10 收起 理由
雨夜咖啡 + 10 好!

查看全部评分

胖企鹅~

24

主题

1237

回帖

1675

积分

金牌会员

积分
1675
 楼主| 发表于 2009-6-13 10:54:28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大毒枭——吴锡豪

  背景:

  香港黑帮有四大派系,分别是“十四K”、“和记”、“四大”、“潮帮”,而其中潮州帮又有“新义安”、“福义安”、“义群”、“敬义”等几大分支,吴锡豪便是“义群”的领导人。吕乐就曾指说新义安、义群、十四K、胜和为当年的黑道四大家族,吴锡豪势力可见一斑。

  但吴锡豪自1973年被捕,1975年被判三十年徒刑,整个字头因众多骨干被捕而元气大伤,随之衰落。据某研究香港黑社会的书籍统计,到了八九十年代“义群”人数已经降为千人左右。

  吴锡豪于上世纪60年代初随难民潮涌入香港,以“字花档”(赌)起家,后改做“粉档”(毒),结果风生水起,70年代已经做到香港贩毒“四大家族”之一。甚至做到了香港之外的国际买卖,在泰国、台湾一带毒圈有相当的名气。1973年香港廉正公署成立,开始大力度打击犯罪,1974年年底,吴锡豪从台湾返回香港后被捕,整个集团被判刑124年。1991年因肝癌末期,获香港港督特赦出狱。出狱25天后,因病情恶化去世。


《跛豪》

  主演:吕良伟、郑则仕、叶子楣、李子雄、吴启华、曾江

  出品人:麦当雄

  监制:萧若元

  导演:潘文杰

  《跛豪》是一部麦当雄色彩浓烈的电影,虽然戏长2个半钟头,但气势磅礴一气呵成决无欺场,堪称香港传记电影的典范。

  电影从监狱教堂“改过自新”的吴国豪(电影化名)开始回忆。自大陆饥荒吴国豪落难来到香港后,倍受凌辱,为生存一帮潮州兄弟偷抢打砸,渐渐混出些名堂。而后搭上香港白粉潮州大佬“肥波”(郑则仕饰演),帮其抢了客家人在港石峡尾的粉档生意,从而被扶上位。随着地位高升和生意做大,吴国豪与肥波的矛盾也日渐激化,到头来不顾一切翻到“肥波”。但此举也引来了照看肥波的总华探长雷洛不满,开始扫荡吴国豪档口。紧急中吴国豪却帮雷洛抢回私生子,于是又得到重用。警匪合作,最终“跛豪”成为香港贩毒集团一方霸主。怎奈何事业颠峰时命运却急转直下……

  整部戏人物众多关系复杂,麦家班却处理得井井有条清清楚楚。里面钩心斗角花样百出,却又没港式弱智,故事峰回路转写实凌厉,看得相当过瘾。不能不服麦家班。

  讲故事和角色刻画是麦家班的强项,角色方面这次同样出色。不但被打瘸腿奋斗一世的主角吴国豪吕良伟演得形神兼备,配角里淫虫反骨仔吴启华,奸诈探长曾江,郑则仕、叶子楣、李子雄、徐锦江等等人都是那般引人注目。——引人注目却又不抢戏据说是一个做配角的很高境界。
《跛豪》是好看的,戏一出街便引起轰动,票房直杀至近四千万(91年)。不但叫座,在当年的金像奖颁奖上《跛豪》同样风光,获得了金像奖的最佳电影。

  麦当雄制造的电影被模仿是那个时代的惯例,很快,“永盛”公司便开始着手打造他的《雷洛传》。“永盛”向氏兄弟选中在《跛豪》里出现的雷洛自然有他们的商人眼光。而这位权倾港九的总华探长肯点头让“永盛”开拍他的传记,自然和他与向氏家族非同一般的亲戚关系有着莫大联系。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钱 +10 收起 理由
雨夜咖啡 + 10 好!

查看全部评分

胖企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

主题

1237

回帖

1675

积分

金牌会员

积分
1675
 楼主| 发表于 2009-6-13 10:56:01 | 显示全部楼层
二、五亿探长——吕乐

  背景:

  吕乐答应给向氏兄弟的“永盛”开拍《雷洛》,是和他们的关系分不开的。吕乐的姑丈便是向华炎。向华炎是向华胜向华强的大哥,1953年向前因政治原因被递解出港回到台湾,“新义安”龙头位置就交给了儿子向华炎。

  因此,吕乐地位扶摇直上甚至被怀疑是姑丈暗中帮忙。当然,吕乐矢口否认了,他说他姑姐嫁给向华炎时,他已经做上探长位置。无需亲戚帮忙。

  吕乐40年代加入香港警队,从着装警员做起,一路做到只手遮天香港岛的总华探长,60年代统领全港CID,势力为四大探长之首。1968年如日中天的吕乐却出人意料的金盆洗手退居幕后。到1973年廉正公署成立,听到风声的吕乐随即离开香港,远走加拿大,据当时廉署所查,吕乐的身家超过5亿。而由于加拿大与香港属于同一个联邦管辖,逃到加拿大的香港探长官员们随时会有引渡回香港的危险,于是,吕乐又离开加拿大,去到了台湾生活。2003年左右香港传出吕乐死讯,但经核实为流言。

  1976年廉正公署对吕乐发出通缉令,至今有效。

  吕乐的财产是惊人的,70年代几十万能买一栋豪楼,有记者问他五亿身家是否属实,他却摇头否认。尽管这些黑道枭雄的钱财不像李嘉诚他们那么明朗易算,但廉正公署也不会太过夸张。

  吕乐在香港物业财产76年被廉正公署申请冻结,但到了80年代中期,已经逐步开始解冻,一代探长身家依旧惊人。
《雷洛传》一二集

  演员:刘德华、吴孟达、关海山、秦沛、张敏、郭富城

  导演:刘国昌

  尽管《雷洛传》是跟风之作,但由快手导演刘国昌掌勺的这套枭雄传记依然精彩,而影响力比《跛豪》有过之而无不及。

  和《跛豪》里曾江饰演的雷洛不同,刘德华饰的雷洛更具风流魅力,少几分奸诈跋扈,多了几分洒脱沉稳,难怪我小时候心生向往。

  《雷洛》的篇幅设计得较长,划分为上下两部,但刘国昌拿捏准确,娓娓道来,上下两集只让人觉得短而没冗长拖沓之念。

《雷洛》和《跛豪》用的是同一做法,以回忆起头,第一集主要讲雷洛考警察,出道后刚正不阿不收贿赂,倍遭同僚排斥,但却得到大探长的赏识,一步步上位,在雷洛有了“我不贪就不贪,要贪就要贪够一亿”的念头之后,雷洛借助大捞家丈人的力量扶摇直上,再加上头脑敏锐,在和颜同权力斗争中抢下了总华探长之位……

  第二集不是单纯意义上的续集,而是同一档期拍出来的内容,因此故事有着顺畅的连贯,也没有港片惯例的虎头蛇尾缺失。这集已经说到雷洛的私生子(郭富城)长大,并且加入了廉正公署,雷洛廉正公署与颜同与众捞家的斗争越加激烈……只不过到了这阶段,雷洛已经功成名就,事业定型,少了许多闯世界的传奇色彩。

  “跛豪”吴国豪是土匪起家的毒贩,再风光再义气也是换观众同情,缺少顶礼膜拜;“华探长”吕乐则不一样,白手起家叱诧警界,人生传奇风光无限,不出人意料正正常常就成为准备创世纪的年轻人偶像。

  两大枭雄是互为勾结的,狼狈为奸才有了后来的黑白通吃。那个年代,无所谓谁黑谁白。

  当年《雷洛》第一集的票房也过3千万,排总票房第五,虽不如《跛豪》但还有第二集跟上,《雷洛2》收了2千3百多万,凑在一起,远超《跛豪》票房。

  《雷洛传》里同样牵涉到了另一位当年枭雄,大探长蓝江(真名蓝刚),场景出现在雷洛和蓝江接受嘉奖上。由永盛老板之一向华强饰演。

  吕乐对《雷洛传》是不满的,里面说到他和颜同(真名颜雄)平起平坐、长期争斗,他甚为不屑,因为在他眼中颜雄只不过是他的跟班,是跟他“揾食”的。而四大探长中的蓝刚在吕乐眼中地位又是如何呢?

  尤其是旧时日气氛的渲染,刘家昌更是发挥得淋漓尽致,整部《雷洛》古香古色一派旧气,观众身不由主便置身其中。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评分

参与人数 2金钱 +15 收起 理由
雨夜咖啡 + 10 好!
huazai202 + 5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胖企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

主题

1237

回帖

1675

积分

金牌会员

积分
1675
 楼主| 发表于 2009-6-13 10:56:50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四大探长余三——颜雄、蓝刚、韩森

  背景:

  当年号称“四大探长”之一的颜雄在廉正风暴中也逃离了香港,但他没有和一群老探员选择定居台湾,而是去了泰国。颜雄和吕乐的矛盾没有《雷洛传》里面刘德华和秦沛表现得那般你死我活,离开香港后,有机会到台湾,颜雄也会去找吕乐叙旧聊天。

  但显然吕乐是“看不起”颜雄的,除了之前说的颜雄跟他混饭吃,也有后来吕乐放弃做油麻地警署探长,颜雄才有了机会坐上探长这个位置。这也难怪为什么《雷洛传》里说雷洛和颜同明争暗斗故事,吕乐看了不由气愤了。

  颜雄的势力在三不管地带九龙城寨(现已拆,九龙城寨的样貌、情况可以参看《城寨出来者》、《O记三合会档案》、《省港旗兵》),而当年全港只有颜雄一警探能平服搞掂九龙城寨各方利益关系,另外吕乐也认为颜雄在潮州帮中有点面子。

  尽管遭受吕乐的看不起,但做为一大探长颜雄同样没逃脱廉正公署的通缉,1977年1月廉正公署正式发出Stop List,只要颜雄入境便要协助廉正公署调查。

  在吕乐眼中,四大探长真能和他平分秋色的只有蓝刚。蓝刚当年是九龙的总华探长,他和吕乐曾在香港警署防**行动中互调,所以两人都做过港岛和九龙的总华探长。——这自然也是吕乐看得起蓝刚的原因之一。

  蓝刚性情无厘头爱搞笑,和电影里向华强饰演的严肃一本正经的蓝刚很不相似。蓝刚参警比吕乐要晚4年(在《一代枭雄三支旗》里蓝刚吕乐则为同学),但敢拼敢打升职却是迅速,60年代和吕乐平起平坐。和吕乐一样,60年代末蓝刚也洗手不干,退出了警署。几年后同样因为廉正公署成立闻风逃离香港,1977年廉署对蓝刚发出Stop List,1989年在泰国因心脏病发作去世。

  吕乐和蓝刚的退休让总华探长的位置一时空缺,由此,1971年香港警署便把探长韩森提升到了总华探长(新界区总华探长)的位置。不过,做不到两个月,韩森便自动辞职,离开警队。廉正公署成立后调查发现韩森在警队31年间,薪金总额不过19万元,但他拥有的资产却是薪金的20倍,于是,1976年发出通缉令。当然韩森也已经离开香港。

  韩森40年加入警队,26年后才升为探长,1999年在台湾病逝。按廉署1997年的重新估资,韩森资产超过7000万元,其死后其资产被律政司2001年提出民事诉讼要求全数充公。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胖企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

主题

1237

回帖

1675

积分

金牌会员

积分
1675
 楼主| 发表于 2009-6-13 10:57:32 | 显示全部楼层
《蓝江传之反飞组风云》

  演员:向华强、张国荣、周慧敏、陈果

  导演:刘国昌

  执导《雷洛》大卖特卖后,刘国昌再接再厉执导《蓝江传》。但《蓝江传》显然没拍好,那个年代的气氛完全没烘托出来,而剧情老套小气制作随意,至多只能算是个及格作品。

  这部电影看名头是描述蓝江事迹的戏,但实际上主角已经转到了张国荣饰演的阿飞身上,本应是第一主角的向华强只起了陪衬辅助作用,这大概是由于商业上的考虑,在电影市场上张国荣的号召力毕竟比向华强自己要强上许多。

  也正因为如此,《蓝江传》就变成了蓝江人生的一个章节,并没有像《雷洛》一样从雷洛入警到发家直说到离开香港,不是真正意义的枭雄史记,顶多就是一个警匪故事或者飞仔故事。

  而张国荣继《阿飞正传》后再次披起“阿飞”外装,有了前一次经验又有金像奖影帝在手,张国荣演起阿飞来是得心应手。不过,《蓝江》里的这个阿飞要比《正传》里的阿飞要大动作一些,动辄就要打打杀杀,没了王家卫手中的气质。

  向华强把一个探长演得有板有眼,很是不错。只不过和传说中的蓝刚真人性格不一致而已。

  1992年《蓝江传》以一千二百多万票房排名14位。而排在之前的是另一部以蓝刚等四大探长为蓝本的《四大探长》。


  
《四大探长》由任达华、李修贤、郑则仕、李子雄主演,讲蓝刚死后众人的回忆。但无论从故事还是探长的名字上改动都要比以往要大,虽然同属于电影的虚构,但和了解到的四大探长情况来看,失实要《雷洛》等片严重得多。

  我虽然没看过专门讲述颜雄韩森故事的电影,但《雷洛》、《蓝江》、《四大探长》等片都有一定的篇幅用来说颜雄他们,像《雷洛》里对颜同的深刻刻画又远不是独开一部戏所能达到的。

  吕乐、蓝刚等人60年代在香港叱诧风云风光无限,可是在才子萧若元的眼中,警界里还是有比吕乐更威风的人物,那就是警界一代枭雄陈志超。

  而警队奇人中,有名的还有李洛夫。1955年发生“克什米尔公主”号事件,周恩来总理在香港差点被炸死,后来捉了一批人,审讯主管就是李洛夫。当年中共认定此人为国民党特务,不但没认真审讯还烧毁了不少材料。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胖企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

主题

1237

回帖

1675

积分

金牌会员

积分
1675
 楼主| 发表于 2009-6-13 10:58:13 | 显示全部楼层
四、警界奇人——陈志超、李洛夫

  看过刘德华《庙街十二少》的人大概不会忘记电影开头的气派,黑白两道大人物齐聚“超哥”别墅,商量廉正公署风暴下离开香港大计。雷洛四大探长等人被那安排侧坐,而“超哥”威风凛凛正坐中央,气派十足。这不禁使人问:这位家伙谁呀?!所谓的超哥便是当年在香港警界有一代枭雄称呼的陈志超。

  名头虽没有吕乐那么大,但地位却比吕乐要高。

  1960年,香港警务署设立总华探长职位,同时也设立了两个新部门,一个是国际扫毒组,俗称老国;另一个是一般犯罪调查科,俗称六三三敢死队,意思是指它的职权范围之内,不受任何管束,不受任何限制,在香港、九龙、新界三个地区执行打击犯罪行动。这两个部门统称为“三支旗”,而三支旗成员均为督察级人马,衔头全部在总华探长之上,至于三支旗的幕后首脑就是陈志超探长。

  而李洛夫因为50年代“暗杀周恩来”事件中审查不力,备受大陆方面指责,但其人在香港却是名气颇大,号称“香港警界第一传奇人物”。

  麦当雄拍过一部挺出名的绑架片《三狼奇案》,带头破案的就是李洛夫,其他在香港有名的大案是由他所破的还有:“恒生银行七百万劫案”、“十三间银行连环劫案”、“手榴弹案”、“灶底藏尸案”、“五百万珠宝劫匪案”……

  到了中晚年,李洛夫听从朋友建议,倒常回大陆捐资捐款,没计较太多往事。

  注:陈志超和李洛夫的资料实在太少,一些事情并未确定,待查。
《一代枭雄三支旗》

  演员:吕良伟、王霄、郑则仕、吴孟达、叶德娴、

  导演:黄泰来

  《一代枭雄三支旗》是萧若元黄泰来等麦家班人马“过档”到永发电影拍的一部人物传记,虽然的吕良伟郑则仕林威等人也在,但麦家班的生猛写实风格已经荡然无存,换来的是三分胡闹五分力不从心。好题材没遇到好班底,为之可惜。

  电影说的是雷洛的同期同学陈志超的奋斗史。陈志超风流倜傥看上去懒散什么都无所在乎,但却是城府极深的“食脑”警员,四处遭陷害却都能一一化险为夷,不用几年便窜升上位,到1957年香港发生暴乱,陈志超平暴乱有功,最终力压雷洛于底下。

  这部戏陈志超的枭雄气味是没有的,就像街上“广州粥王”、“山西刀王”,只得个名头,离“王”尚远。

  平心而论,就剩个一般。我是说电影水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胖企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

主题

1237

回帖

1675

积分

金牌会员

积分
1675
 楼主| 发表于 2009-6-13 10:58:55 | 显示全部楼层
《李洛夫奇案》

  演员:吕良伟、任达华、李子雄、黄光亮

  导演:李英洛

  《李洛夫奇案》一个特别的地方就是请来了李洛夫本来做了本片的顾问。尽管如此,此片也没因此上了一个档次。仍保持在黄百鸣当年在新艺城出品的娱乐片水准。

  我的话没说明白,其实意思不过是:这部电影没拍好。所谓牛要像牛马要像马,写实片就要有写实片的样子,不能太过“娱乐儿戏”。同样是奇案剧,同样有李洛夫,麦当雄出品的《三狼奇案》就要比《李洛夫奇案》真实好看得多。

  李洛夫在港破案无数,“李洛夫奇案”只不过是其人在反黑行动中的一段故事,离真正的人物传记又有所差别。当人物传记来看确实不妥,但娱乐消遣还是可以的。

  90年代初,自麦当雄一部《跛豪》把写实枭雄剧带热之后,其他电影公司便集中火力炮轰“跛豪”所处年代的大人物,把吕乐蓝江等等人都炸了出来,没能力拍枭雄剧的公司也喜欢拍上几个四大探长的镜头,以此狐假虎威。

  两三年后,麦当雄们已经厌倦了香港那个50-70年代黑白通吃的江湖,他们把眼光往回扫得更远,冼杞然拍了正宗一代枭雄的《西楚霸王》,是90年代后香港(与大陆合作)难得出现的历史人物剧。麦当雄则在之前看上了上海滩的黑道大亨——杜月牲。

  注:《西楚霸王》是枭雄剧,拍得也不错,但和我写近现代枭雄的想法出入太大,因此不涉说此剧。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胖企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

主题

1237

回帖

1675

积分

金牌会员

积分
1675
 楼主| 发表于 2009-6-13 11:00:01 | 显示全部楼层
五、上海皇帝——杜月笙

  杜月笙1888年出生于江苏川沙,十四岁到上海水果行做学徒,削水果刀法据说出类拔萃,而后拜了青帮陈世昌为老头子,因这层关系不久又进入了上海滩黑老大黄金荣的公馆。杜月牲办事精明倍受器重,地位不断上升,这阶段已经开始负责起帮派里的赌场生意。

  杜月牲头脑灵活,与军阀、法租界关系深厚,又能准确把握住时机,贩卖鸦片生意越做越大,到了1925年成立“三鑫公司”,已经垄断了法租界的鸦片生意。此时,他和黄金荣、张啸林合称“上海三大亨”。声名大振,势力足以撼动整个上海滩。

  1927年,上海三大亨选择走在国民党一边,组织成立“中华共进会”,以门徒流氓镇压工人运动,杀害了工人领袖。此举得到蒋介石回馈,南京政府成立后,杜月笙担任起陆海空总司令部顾问、军事委员会少将参议和行政院参议,地位如日中天。

  1929年杜月笙开始涉足金融业,操控起上海银行业务,钱财敌国。

  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8月,上海八一三事变。讲义气善变通的杜月笙为保住上海这一方地盘,参加了上海抗战后援会任主席团成员,积极疏财劳军助战。

  尽管如此,上海还是沦陷了。日本并未找杜月笙秋后算帐,而是想利用上海三大亨的势力,借此控制上海各界,但杜月笙没受日本的拉拢,37年离开上海到了香港。此一段时间,不忘救国,利用自己的帮会势力,积极地下活动,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在大陆开始失衡,杜月笙去到了重庆,一边发展势力一边努力助战。二战胜利后,1945年9月,杜月笙回到上海老窝,重拾旧山河。但国民党过河拆桥,冷落怠慢起杜月笙。杜月笙此时是表面风光,而实质危机重重。

  1948年,杜月笙儿子杜维屏因没照办国民党指示,被蒋经国逮捕,上海滩一代枭雄杜月笙知道大势已去,到1949年国民党节节败退,人民解放军准备打到上海,杜月笙不敢留滞,5月1日逃到香港。两年后,病逝香港。

  上海三大亨利益相连,谁也离不开谁,但命运却各有不同。杜月笙病逝香港,而土匪出家的张啸林则比他早死几年,于抗日期间,勾结日本势力,遭地下暗杀令,虽然逃脱了抗日力量的暗杀,却阴差阳错被门人气愤下枪杀(有点意外成分,记得那家伙是挨张啸林打,气不过拔枪杀了张啸林的);而黄金荣则装疯卖傻,没和日本合作,抗日期间逃过一劫,解放战争后,黄金荣不听杜月笙劝告,不舍得离开上海滩,结果,劳动人民站起来后,写检讨写交代,沦落到被工人阶级任意摆布,最终这上海大亨被拍下一张扫大街相片,在世界轰动一时。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胖企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

主题

1237

回帖

1675

积分

金牌会员

积分
1675
 楼主| 发表于 2009-6-13 11:01:14 | 显示全部楼层
《岁月风云之上海皇帝》

  导演: 潘文杰

  演员: 吕良伟 郑则士 徐锦江 刘嘉玲 叶童 斯琴高娃

  周弘 苗侨伟 汤镇业 林威 王霄 陈荣宗 何家驹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胖企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

主题

1237

回帖

1675

积分

金牌会员

积分
1675
 楼主| 发表于 2009-6-13 11:01:33 | 显示全部楼层
《上海皇帝之雄霸天下》

  (两个片名都起得气派十足)

  杜月笙在中国黑帮史上,地位不是香港的其他黑道人物所能相提并论,其传奇经历也堪称黑道少有,麦当雄把这么一个“黑道教父”级的人物提了出来,野心实在不小。

  麦当雄等人拍电影,向来时间概念看得“淡薄”,常常置香港电影界惯例的一个半钟头片长而不顾,随心所欲细说漫谈。因为麦当雄他们知道自己卖的是好东西,观众只会嫌短而决不可能嫌长。

  《上海皇帝》从陆月生(电影里的名字)贩卖水果开始说起,说了其传奇一生,上下集加起来片场5个钟头左右,可谓是枭雄片中的大手笔大制作。

  麦家班在控制故事节奏方面向来有一手,《上海皇帝》节奏把握得很好,整个故事高潮迭起,充满实感,又不失娱乐,看得实在过瘾。

  但整体来看,麦家班还是过于托大,暗含了许多仁义道德在电影里头,妄想指点江山,心机重,表现得并非十分自然。而上集的风云突变、高姿态,到了下集野心依旧,却表现得平平无奇,偶有惊喜处,功不抵过,不免失分,导致有些失望。

  虽然《上海皇帝》主要是讲述杜月笙的故事,但上海三大亨沆瀣一气利益连心,不可能不大范围涉及黄金荣、张啸林两人。因此,说《上海皇帝》是这三大亨的故事也正确。

人物塑造方面,三大亨中,郑则仕的黄金荣诡计多端,徐锦江的草莽跋扈都是精彩的,只有吕良伟的杜月笙身形上多了两分豪气,稍显过力。其他各配角也都不错,特别是何家驹的陆军长,变态嚣张,从中脱颖。

  《上海皇帝》大阵势却没有大突破,保持了麦家班的电影水准,没丢“麦家班”招牌的脸。是一套值得推荐细看的电影。

  当年香港枭雄片经历了两三年的消磨后(涉及的多,但真拍人物的少),已经走向了末势,麦家班此时再推出那么一套讲述香港外枭雄的《上海皇帝》,没能起太大的吸引力,票房只是平平。麦家班雄心壮志,却逃不过时代趋势,只落得个失望而返。“上海皇帝”之后麦家班已经有点名存实亡的味道,事隔4年后,回光返照组织起来拍了部《黑金》,就此不再见踪影。

  90年代初,各电影公司拍的枭雄其实大多数都是些过气枭雄,风光不在,只能遥想当年。唯独向氏兄弟拍过一个叱诧江湖几十年,不但当年威风、90年代威风,至今日仍旧风光无限的大枭雄。那就是赌王——何鸿燊!
胖企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海浩社区

GMT+8, 2025-9-15 04:33 , Processed in 0.086081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