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加入ccnp的内容,就不是基础了,大家如果要,我就写。
ps:前段时间有个工程,实在是太忙了,这次首发在海浩,谢谢大家的支持。
大家久等了,开始:
关于线的知识,本来是想写的,有个老大贴了出来,我就不写了,大家看这个帖子https://highot.us/showthread.php?s=&threadid=63997
osi7层:1:物理层,2:数据链路层3:网络层4:传输层5:会话层6:表示层7:应用层,数据的基本传输过程是这样的:
数据-分段-segments-加入逻辑地址-packets-加入物理地址-frams-编码-bits
实际的拓补就是属于物理层,拓补分2种:1物理拓补:定义网络结构2逻辑拓补:根据实际的广播情况来划分
2数据链路程:说简单点,平时我们看到的第2层设备,比如hub,网桥,等等都是属于这一层,只要不进行3层交换,交换机也属于其中。
3网络层:就是平时我们说的第3层了,路由是这层的典型设备
4传输层:把数据区段化的层次,tcp就是这层的,把数据分割
5会话层:建立管理系统,使传输的数据同步
6表示层:这一层检查使用的格式是否可以读取
7应用层:就是我们日常接触的地那层:什么ftp,smtp等等协议都是基于这层
影响物理层的因素:1衰减(比如双绞线过长)2反射3噪声:串扰,电子碰撞,电子噪声,电磁干扰等等。
osi基本就是以上这些了,如果还有什么,我会补充的
待续!
写点ccnp的东西,大家看看能不能接受,^_^
cisco交换机:1900系列,2900系列,4000系列,5000系列,8000系列,
12000系列等等
所谓的3层交换就是交换机上加个路由模块,但是真正的3层交换机制完全和路由不一样,下面会提到
最早的网络是使用中继器的,它的作用也就是只能把广播距离变长
后来出现了网桥,网桥有自己学习,储存转发的功能,他可以学习mac地址表,如果从e0传到e1,它可以把e0的mac地址存储后转发给e1,如果是e0到e0,就不广播,直接转发,这样网桥就极大的抑止了广播冲突,有了点switch的雏形。再后来就是hub就是交换机,到今天的流交换(mls)
交换机一个端口可以有多个mac地址(1024个,4096个)
至于后面重要的vtp,trunk,channel,等等先不提
说说3层交换和路由得区别:
记住不止有3层交换,还有4层,5层等等
超过2层的交换机
全部是基于流交换机制的交换机
路由器其实是依靠路由表来工作的
而3层交换机不同他开始做3层交换的时候,速度是正常路由的一半,但一旦3层流交换完成,就不作路由,开始高速交换,速度比路由要快许多。
4层交换:许多网站就是基于这项技术,3层流交换后,流会自己根据协议选择具体通往哪个端口,比如ftp就通往21,http就通往80,这样广播冲突要小很多,sina,sohu等大的网站应该是这样的。
至于什么是流交换,先不写了,今天到这里,累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