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浩网论坛

 找回密码
 关闭注册
搜索
热搜: 女囚槛 win7
查看: 5430|回复: 1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鲁迅是汉奸 [复制链接]

UID
42730
注册时间
2005-2-11
帖子
3206
精华
17
1#
发表于 2005-2-20 09:26:07 |显示全部楼层
指出两个非常弱智的错误:
1、周家兄弟向来不和,而文章中却说两人感情很好。
2、fair play是科学文明制度之意么?是丫沙比还是丫认为读者是沙比?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42730
注册时间
2005-2-11
帖子
3206
精华
17
2#
发表于 2005-2-20 09:27:29 |显示全部楼层
另,对于共产党军队,也曾经多次试图收编还是试图消灭?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42730
注册时间
2005-2-11
帖子
3206
精华
17
3#
发表于 2005-2-20 12:56:34 |显示全部楼层
最初由 xug 发布
[B]周家兄弟之间没什么,不合是指妯娌间有矛盾,而且起因主要是鲁迅纳妾。具体兄弟间感情如何,可以参考周树人的一本关于自转的书。不要把兄弟间的世界观分歧理解成兄弟情谊的分裂。那是两码事。

fair play主张公正游戏规则,在退回近100年,或者说就在今天,也是科学文明制度的必须,当然,有些人害怕这个东西,曾经把这个大批了一通,但不至于蒙蔽独立思维。


-------转贴这个,仅供润滑脑筋以作参考,以防止思维死掉。 [/B]
OK,即便是感情深厚便能推定政治立场便一致么?美国南北内战时一家人分两个阵营斗得你死我活的例子还少么?就是三国诸葛亮一家几个兄弟也是分到几个阵营里,各为其主。何况,既然是世界观分歧,那么更加能推断出政治观的不同而非一致。另,当事人写的书未免掩掩饰饰语焉不详,看些第三方写的书是不是更客观些?我所看的书倒是描写两人的隔阂,其实质不完全是因为妯娌间矛盾,而是两人性格,和,正如上文所说世界观的不同所造成的。
公正游戏规则。科学制度。文明制度。根本就是不相干的几件事情。不要为了给所谓的公正游戏规则贴金而拉上科学、文明。公正游戏规则根本不需要以科学文明为其前因或成其后果。氏族社会都能建立起现代社会所不能的公正游戏规则,而其科学文明程度可能极低。而科学文明发达的现代社会,其公正游戏精神,不容置疑的,不太高。关于FAIR PLAY,还是要请看一下鲁迅是怎么说的才能开拓思维。
——反对我所认为是错误的,其目的就是防止思维死掉,不让自己不动脑筋就把那些看上去像有道理的东西全盘接受。我们在接受前人留下的传统时,就像大家所知道的那样,不能全盘接受,同样,也要留心不能全部打倒。
鲁迅的意义,如果有兴趣可以看看他的书,你会发现其中很多文章去掉日期,放到今天的报纸上发表还是一篇“时论”。仅仅是这一点,就足以让人理解鲁迅的尖酸、刻薄、嫉恨、灰暗、愤怒。批评鲁迅,还是要先看看他的书才能批评他,而在看他的书的过程中,大多数原来打算批评他的人都变成了他的崇拜者。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42730
注册时间
2005-2-11
帖子
3206
精华
17
4#
发表于 2005-2-20 18:44:59 |显示全部楼层
相对褒扬鲁迅来说,批评鲁迅来得更为不易,因为,事实上,批评他的人往往没有看过多少鲁迅的文章,因此往往批评的不知所云。说鲁迅的文章没有文采,我实在是无话可说,高中课文中需要背诵的一段“真的猛士……”和“人类的进步……”,我相信很多人都背了,但大多数人肯定都没理解,至少说鲁迅没有文采的人,是没有理解的。即便是说那种现在网络上很流行的小资式的自怨自怜的文体,鲁迅都会那么一点,转贴如下:
……白天还有馆员,钉书匠,阅书的学生,夜九时后,一切星
散,一所很大的洋楼里,除我以外,没有别人。我沉静下去了。寂静浓到如酒,令
人微醺。望后窗外骨立的乱山中许多白点,是丛冢;一粒深黄色火,是南普陀寺的
琉璃灯。前面则海天微茫,黑絮一般的夜色简直似乎要扑到心坎里。我靠了石栏远
眺,听得自己的心音,四远还仿佛有无量悲哀,苦恼,零落,死灭,都杂入这寂静
中,使它变成药酒,加色,加味,加香。这时,我曾经想要写,但是不能写,无从
写。这也就是我所谓“当我沉默着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
。莫非这就是一点“世界苦恼”么?我有时想。然而大约又不是的,这不
过是淡淡的哀愁,中间还带些愉快。我想接近它,但我愈想,它却愈渺茫了,几乎
就要发见仅只我独自倚着石栏,此外一无所有。必须待到我忘了努力,才又感到淡
淡的哀愁。


以上引自《三闲集》

有无文采,各位文学达人一望便知。

    瓦格纳和尼采的伟大,并不在于纳粹的吹捧,纳粹只不过是利用了他们的伟大,而这种利用,也不会给他们带来任何污点——鲁迅也是如此——伟人之伟大,群氓的嘤嘤之声并不能为之增减一分。
    毛主席说过一句话:凡是敌人反对的我们就要拥护,凡是敌人拥护的我们就要反对。围剿鲁迅的战役实际上从来没有停止过,其根源便出于这一指导思想。明眼人都知道,反鲁迅的深层目的在于反gcd,就像当年哲学界反叔本华和尼采就是反帝国主义一样,并不是说他们真的值得反,能够反,反得倒。虽然高举自由民主科学文明旗帜的现代知识青年看上去是如此时髦,但其浅薄和无知还是让他们不由自主地堕入文革式思维且不知觉。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42730
注册时间
2005-2-11
帖子
3206
精华
17
5#
发表于 2005-2-20 18:53:10 |显示全部楼层
最初由 jackey78 发布
[B]把鲁迅搞成一代文学大师顶礼膜拜,那是极端.
把鲁迅说成汉奸(这东西都快成文物了呀),全部否定,那是另一个极端.

哈哈. 钻来钻去的,其实也好玩.
估计鲁先生泉下有知,就想说句话: 我只个是靠写文章赚点生活费的老实人啊!

[/B]
鲁迅是不会这么说的。又要引用一句他在《死》里的话:我的怨敌可谓多矣,倘有新式的人问起我来,怎么回答呢?我想了想,决定的是:让他们怨恨去,我也一个都不宽恕。
铮铮铁骨啊。
以德报怨不过是童话,能说实话的人值得钦佩!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42730
注册时间
2005-2-11
帖子
3206
精华
17
6#
发表于 2005-2-20 19:06:23 |显示全部楼层
最初由 qwezxc 发布
[B]同意,我初二至初三称通读过鲁迅文集,那时没有今天想的深,但是感觉第一文采没什么可圈可点,第二整体太灰暗,现在想来其思想性实在没有什么,关于汉奸还不太肯定,但是那个时期好像很多人到日本去寻找“救国之道”,不知道是为什么 [/B]
第一、建议现在再去读读鲁迅的文集。
第二、对于双下岗的家庭来说,对于没有医疗保障的老人来说,这个世界未必象童话中那样明亮。
第三、当年甲午战争后很多人去日本,一个原因是日本忽然强大,一定值得学习,其次如清廷的张之洞所说:至游学之国,西洋不如东洋,一、路近省费可多遣;二、去华近易考察;三、东文近于中文,易通晓;四、西书甚繁,凡西学不切要者,东人已删节而酌改之。那时候留学日本时政府政策,而且鲁迅是公费留学,实在是混口饭吃。但这不能说明他以后写的文章不重要,或者他有“汉奸”倾向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42730
注册时间
2005-2-11
帖子
3206
精华
17
7#
发表于 2005-2-20 19:13:24 |显示全部楼层
最初由 itisme 发布
[B]夜公公
还在这yy啊
快回去把你的 覆水难收  待续写完啊
吊着 瘾是很痛苦的事儿
[/B]
你是想看黄色描写部分还是情节?黄色描写我会另出一个番外篇,情节实际上很简单:妓女爱上嫖客,嫖客开始不爱,后来反悔,但妓女已经走了。现代版的《玉堂春》,只是结局是《俄狄浦斯》式的。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42730
注册时间
2005-2-11
帖子
3206
精华
17
8#
发表于 2005-2-20 19:23:09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发了谈兴,还想说一件事。
当年周恩来也留学日本一小段时间,还写了一首:“大江歌罢掉头东。。。”啥的,后来力主取消日本战争赔款,不知算不算是汉奸?蒋介石是日本军校学炮兵的,一本国军的《步兵操典》和大日本皇军的基本一样,这个可能也是汉奸了。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42730
注册时间
2005-2-11
帖子
3206
精华
17
9#
发表于 2005-2-20 20:10:37 |显示全部楼层
最初由 hugh-true 发布
[B]不管你怎样说
鲁迅在抗日时期没有把矛头对向异族,而是在最不该内讧最该团结一致抗日的时候冲自己人发威,而且把中国人描述的暗淡无望,是搅汤吗?越乱越乱

或许鲁迅只是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来写写文章养家糊口,只不过后来被其他人利用了他留下来的文章。好像用别人的私生活来攻击也不是很道德哈 [/B]
我不知道内讧是什么意思,但可知当时的中国根本不是一个现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大多数人的国家意识非常淡薄,淡泊一如宋末明末。人们当时只有改朝换代换个主子继续当奴隶的想法,而无亡国灭种的危机感。鲁迅所要做的,就是要唤醒那些沉睡中的人们。批评是内讧么?那时候中国的女人们还不能坐到桌面上,一夫多妻还受法律保护,军队里连长一级就可以决定枪毙小兵,如果大家就在一团和气中和和睦睦和气生财,那么真的就像鲁迅所说:若是一头猪,夸它壮就是一件坏事了。
何况你看过鲁迅的书么?他“旗帜鲜明”地口号式地反过国民政府么?不要以为在那时候“旗帜鲜明”地批评政府真的就可以平安无事,就像在现在的网络上,就是这篇文章中的反政府意味都非常清晰明了,但是,贴这个文章的搂主可能明天就被国安局带走么?在那个时候也是如此,鲁迅的文章具有非常明显的反政府意味,但是,却又适可而止。知道鲁迅一生中使用过1百多个笔名,也就是“马甲”吗?是不是那时候注册“马甲”和现在一样有趣鲁迅才这么做的?显然是鲁迅用那些马甲可以更方便地骂人、骂政府、骂日本才用的。
再引用一下鲁迅的文章《运命》:  有一天,我坐在内山书店里闲谈——我是常到内山书店去闲谈的,我的可怜的敌对的“文学家”,还曾经借此竭力给我一个“汉奸”的称号。。。。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42730
注册时间
2005-2-11
帖子
3206
精华
17
10#
发表于 2005-2-20 20:15:03 |显示全部楼层
最初由 jackey78 发布
[B]幸好鲁死得早,没随了老蒋去台湾;更庆幸他没写个<春天的故事>什么的..
也算留得个"独立的知识分子"的形象了.可惜的是呀,GCD给了我们机会学
鲁迅"洗脚",硬是没洗出几千万能拧到一块,有点"力量"的知识分子群体来.
倒是啊,大江西去的不少,点头哈腰成天社论的也不少.
老鲁啊,生的得当,死的及时.算得上过气楷模!有机会定重回校园再学之!~ [/B]
这样酸溜溜的话,只能反映说话者酸溜溜的内心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42730
注册时间
2005-2-11
帖子
3206
精华
17
11#
发表于 2005-2-21 16:24:03 |显示全部楼层
最初由 xug 发布
[B]hugh-true老兄看来是认真读过所转贴之全文,几句话给大家归纳出原文立意的要点。这才是我们应该讨论的。而不是什么鲁迅的兄弟情谊。一个民族魂级
别的人物在日寇入侵时不是将文笔长矛投向日本人却一个劲地对自身政府下刀
子不是汉奸行为是什么?他要引导民众寄希望于日本人来消灭这个该死的政府
吗?鲁迅写文章骂社会,文章本身文笔如何且不管,他的行为无疑有利于在该团结的时候制造民心分裂,客观上给日本人帮了大忙。

但鉴于反鲁迅就是反GCD这种文革思维出现,就结束文章之外的讨论吧。
“反“这个字用的是那么传神。提出不同看法来讨论一件事情本来很正常,
否则就没有讨论这种东西了。作者立意之根据对不对,进行一番讨论后,
自会明朗,然后,大家见识到事物的最真实性。但是上纲上限的万用政治
技俩在离开文革几十年的今天出现如同从泥土里挖出多少年代的陶片一般。 [/B]
我们讨论问题总不至于之得出结论而不用论据吧?通过反驳对方论据的方法来反驳对方论点是一种通常的讨论方法吧?楼主转贴的文章中谈到鲁迅的兄弟是汉奸,因此它也可能是汉奸,对这样的论据反驳一下总不至于算是离题吧?
至于直接对付日本人的文章,我还是要提醒大家一下,请认真阅读鲁迅的文章,不要在不了解一个人的时候批评一个人。另外还要提醒一下的是:假如台独肆虐或者日本人侵占钓鱼岛的时候,是连篇累牍地发表口号性的批判台独和日本人的文章有用还是敦促政府唤醒民众有用?
至于说分裂民心,可知道当时的“民心”也分几种。就像我在前面几篇文章中所说,当时有的人想改朝换代继续当奴隶,有人想出卖同胞以换取荣华富贵,有的人只知道喊口号,有的人只知幻想,中国当时的情况就是稀里糊涂的人占大多数。在这种情况下,是写一些日本人都不看的骂日本人的文章好还是那些唤醒大众的文章好?是为了掩饰表面的一团和气,臣服于“一个国家、一个主义、一个领袖”之下好还是鼓吹个人和民族的解放好?是批评那个不发一枪就“完弃”东北的政府好还是批评好?假设中国政府现在允许台湾独立,我们是不是也要为了“维持大局”出发而一言不发,甘之若饴?是不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批评政府,批评麻木者,批评投降者就是分裂了民心?客观上帮了台独的忙?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42730
注册时间
2005-2-11
帖子
3206
精华
17
12#
发表于 2005-2-21 20:00:27 |显示全部楼层
有些事情一定要挑明那就挑明吧。
从楼主转贴的文章中可以看出作者对当年的蒋介石国民政府是褒奖有加,看看这样的表述:

“为了在极短时期内达致国家现代化之路,蒋介石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军事上,
对外引进德国、美国先进军备,对内采取宽容政策,收编地方军队,让拥兵自重
的地方军阀进入决策圈,统一在军事委员会指挥之下,比如李宗仁、白崇禧、阎
西山、冯玉祥等等,不管他们是不是反对过中央政府,政府都采取宽容妥协政策,
以尽可能团结对外,避免牺牲;对于共产党军队,也曾经多次试图收编。
  在经济财政金融政策上,从1927年到1937年间,国民政府改两为元,实施法
币,收回关税自主权,统一烟酒盐政,大办交通建设,建立完整银行体系,开矿
兴业,支持国货,使中国的经济发展以年增长率百分之二叁十以上的速度成长,
甚至有的年度成长率高达百分之百!至于上海,更加成为国际着名的远东第一都
会,发展速度与国际接轨,甚至有了70年后才有的股市交易制度。

暂且不说股市交易制度不是70年后才有的,只说是那惊人的财政成就,如果这样的政府被万恶的gcd赶到台湾去,那么这个世道实在是太不公平了。就当我是3岁的小孩吧,我不免会心生疑窦,这样好的政府是怎样垮台的呢?然后我就会去查资料,原来国民政府是被有着被苏联武装到牙齿的gcd匪徒打败的,他们惯用人海战术,把老百姓驱赶到队伍的前面挡子弹,而且还共产共妻(共妻实际上是我赞成的,只是我只想共别人的妻。。。。。)
本来,作者的有些想法是不想让人家看到的,但稍微激动一点,便露出了尾巴。



至于军事上的成就,东北这样的地方居然不打一下就放弃,就算我一点都不懂政治吧,而且一点也不懂军事,我只是觉得,让日本人轻易把战线推到华北的门口,这个好像只是让日本人缩短战线而非拉长吧?至于在上海与日军激战,让日军充分发挥其海陆军火器威力,将大量军队聚集于一点而非如传说中那样拉长战线,是不是又过于自信了呢?日本以少兵临大国,所希望打的就是这种可以发挥自己长处将对方实力一举消灭的大战役。反观国民革命军,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武汉会战。。。。。。都是大手笔的举措,从本质上来说都不像是要拉长战线,而是体现了寸土必争,歼敌于国门的决心,至于说“以空间换时间”怎么看都像是为了事后擦屁股的托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关闭注册

2021 , Hello Everyone ^_^ ^_^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