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线时间
- 56 小时
- 最后登录
- 2021-8-24
- 阅读权限
- 210
- 积分
- 8300
- UID
- 4084
- 注册时间
- 2002-1-17
- 帖子
- 6362
- 精华
- 1
|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的民族传统节日端午节。节日是一种约定俗成的文化现象。文化习俗的产生与发展,是逐渐丰富起来的。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民俗也会发生变异和消长,也会注入新的时代内涵。端午节也是这样。
端午,俗称是为了纪念战国时的伟大诗人屈原,但这是后来演变的。流传久远的端午文化民俗现象,本来早已有之,并不是专为纪念屈原的。据史家研究考证说,古时民俗以农历五月为“恶月”,五月初五为“恶月”中的“恶日”,并不是一个吉利的日子。古人五月有种种禁忌的妄说。传说端午节原是古代民族的“龙子节”,源于对龙的图腾崇拜,一年一度将多种食物装在竹筒里或包裹在树叶里,一面往水里扔,献给龙的图腾,一面自己吃,既敬神又为己,求得生命安全。这大概就是后来发展成为端午节吃粽子的由来。屈原抱石投氵日罗江自沉后,人们为了表达对他的崇敬和怀念,才把早有的文化现象和屈原联系起来,并且历代沿袭,成为端午节纪念屈原的文化现象。端午节作为纪念伟大诗人屈原的节日,就使得这个节日的文化色彩熠熠生辉,并具有纪念性、祭祀性。
节日的文化现象并不是单一的而是复合的。端午节除上述纪念性外,又具有卫生防疫性。进入五月,天气渐热,害虫孳生,防疫至为重要。旧俗端午这天的活动大都与驱邪防疫有关。我们记得的或至今仍流传于民间的有以下几种——
悬插艾蒿和菖蒲。民间逢端午节在门首或屋檐上悬插艾蒿和菖蒲。艾的茎和叶都有香气,菖蒲生于水边,其叶狭长,也有清香,可以杀虫去害。在农村还有同时加插大蒜头的。
还有扎五彩线、挂香袋。人们将多种芳香物料缝入彩色丝袋或布袋中,佩在身上,小孩子身上佩戴居多,也有挂在床头帐边上的,用以驱除秽气,也可作工艺装饰品。
再次饮雄黄酒。雄黄是一种矿石,中医以此入药,有杀虫解毒之功效。雄黄酒就是将雄黄掺在酒中,可以少量饮用,也可涂在小孩的额上和耳鼻之间。旧时这样做的较为普遍,现今则很少见了。
旧时端午民俗中还有贴钟馗符的。我们儿时就看到家中年年端午在堂屋的梁上贴一张大钟馗符,这与驱鬼驱邪有关。此类习俗如今已近乎消失。
再有,龙舟竞渡也是端午节的重要活动,现在已成为体育健身的活动之一。据古书记载,早在屈原之前,长江中下游各地就有龙舟竞渡的习俗。其实龙舟竞渡并不限于五月初五,端午节龙舟竞渡纪念屈原之说,可能是出于后世文人的附会。今天的龙舟竞渡则融会了新的精神内涵。在这种文化习俗和竞技活动中,既生动表现了我们民族淳朴、豪放的情感,又深刻反映了我们民族敢于拼搏、勇往直前的奋进精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