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线时间
- 6918 小时
- 最后登录
- 2016-9-23
- 阅读权限
- 210
- 积分
- 268062
- UID
- 2823
- 注册时间
- 2001-9-19
- 帖子
- 302926
- 精华
- 87
|
PHOTO
忘忧萱草
【别名】谖草、黄花、金针花、忘忧草、疗愁
【学名】Hemerocallis fulva
【英名】Orange Daylily
【科属】百合科??萱草属
萱草为多年生宿根草本花卉,有地下球茎。全株光滑无毛。叶自根茎丛生,狭长成线形,叶脉平行。花茎由叶丛抽出,高1米上分枝,呈圆锥花序,数朵出于顶端,花大黄色,花冠呈漏半状,纷披六出,每逢春天自丛生的地下球茎中发芽,5~7月抽茎开花,单朵花只开一天。朔果具少数种子。
原产我国南部、欧洲南部及日本。喜温暖潮湿,对环境要求不严格,耐寒,亦耐干旱与半荫,块根可在冻土中越冬;不择土壤,但以富含腐殖质、排水良好的湿润土壤为好。萱草的花色品种繁多,还有小花型和重瓣型,杂交品种花色有淡黄、橙红、淡雪青、玫红等色。珍贵的品种一茎可开四、五十朵花,真是千姿百态,绚丽多彩。
萱草不仅是名花佳卉,而且还是美味良蔬,其花晒干供食用,俗称“黄花菜”。 萱草自古雅俗共赏,被人广为栽培。由于它涉及领域宽广,因此别名甚多,如《诗经·卫风·伯兮》中称其为“谖草”,《救荒本草》称其“川草花”,《古今注》称“丹棘”,《说文》为“忘忧草”,《本草纲目》为“疗愁”,还有诸如“萱芎”、“宜男草”等,现代人则对“金针花”、“黄花菜”等俗名较为熟悉。也有叫“山百合” 的,是与“家百合”相对应而来的。所谓“家百合”,也即称“百合”,是百合的一个品种,与萱草同科不同属。
古代不少医药书中也介绍过萱草的忘忧药用功能,例如《本草注》中称:“萱草味甘,令人好戏,乐而忘忧”;《本草求真》谓:“萱草味甘而气微凉,能去湿利水,除热通淋,止渴消烦,开胸宽膈。令人心平气和,无有忧郁。”等。不仅萱草药用效果如何,当其花蕾在含苞待放时采摘下来,还可以制成鲜美的菜肴,这就是人们最常说的“黄花菜”或“金针菜”了。
萱草在我国古代是一个集“母亲花”、“宜男草”以及“忘忧草”于一体的文化缩影,纤弱的它既代表了当时社会历史文化的积累与沉淀,又体现出华夏民族中真挚含蓄的母子情感,令人无形中倍感做为炎黄子孙的自豪与骄傲。
1.“母亲花”说
《诗经疏》称:“北堂幽暗,可以种萱”。“北堂”(又做“萱堂”)是古代士大夫家主妇常居住之处,后来指母亲居室,常用它来代表母亲。 叶梦得《遣模归按视石林》诗中:“白发萱堂上,孩儿更共怀。”中的“萱草”就代母亲。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不少游子远行前会在北堂种植萱草,希望母亲在春暖花开时节看到萱草盛开,以便减轻对远方遊子的思念,忘却忧伤。唐朝诗人孟郊(字东野)早年生活贫困,屡试不第时曾周游湖北、湖南、广西等地。常年在外使他对遊子的感受极为深刻,所作《遊子吟》流传至今,诗中写到:“慈母手中线,遊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其中的“寸草”即是遊子临行前为母亲种植的萱草,期待日后开花慰藉母心。他的另一首《遊子诗》同样脍炙人口:“萱草生堂階,遊子行天涯。慈母倚堂门,不见萱草花。”,二首都提及了慈母、遊子与萱草三者的相互关系,基本表达了同一中心思想。
把萱草做为母亲花的诗词还有王冕的《偶书》:“今朝风日好,堂前萱草花。持杯为母寿,所喜无喧哗。”
2.“宜男草”说
据传古代民间有妇女怀孕时在胸前佩戴萱草花就会生男孩之说,因此萱草又有“宜男草”之称。三国时期魏国诗人曹植曾写到:“草号宜男,既烨且贞。其贞伊何?惟乾之嘉。其烨伊何? 绿叶丹华。光彩晃曜,配彼朝日。君子耽乐,好合琴瑟。”《吴谱》一书成书于三国时期,其中也有:“小院闲阶玉砌,墙隈半簇兰芽。 一庭萱草石榴,多子宜男爱插。”以上词赋足以体现当时民间的“萱草宜男”习俗。唐代宫廷内外也流行该求子习俗。玄宗时,兴庆宫中栽种的萱草多种多样,有人作诗:“清萱到处碧鬖鬖,兴庆宫前色倍含。借问皇家何种此?太平天子要宜男。”
3.“忘忧草”说
由于母亲见到遊子临行前为自己种植的萱草可以忘却思儿忧愁,于是该草又做“谖草”,“谖”即“忘”,俗称“忘忧草”。唐代李峤在《萱》诗中写到:“屣步寻芳草,忘忧自结丛。黃英开养性,绿叶正依笼。色湛仙人露,香传少女风。还依北堂下,曹植动文雄。”该诗中就是将其作为“忘忧草”来描述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