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浩网论坛

 找回密码
 关闭注册
搜索
热搜: 女囚槛 win7
查看: 281|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08.09.04.Gone.Is.The.One.Who.Held.Me.The.Dearest.In.The.World.2003.DVDRip.Xvi [复制链接]

UID
21384
注册时间
2003-2-26
帖子
1184
精华
0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4-8-10 14:43:3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1. /-=PUB=-/08.09.04.Gone.Is.The.One.Who.Held.Me.The.Dearest.In.The.World.2003.DVDRip.XviD-iMBT/
复制代码


【原 片 名】Gone is the One Who Held Me the Dearest in the World
【中 文 名】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
【出品公司】中影集团公司
            紫禁城影业公司
            禾邦影视文化公司
            时代昆仑文化公司
【出品年代】2003
【首映日期】2003年11月2日
【IMDB链接】http://www.imdb.com/title/tt0390054/
【IMDB评分】awaiting 5 votes.
【国  家】中国
【类  别】剧情
【导  演】马晓颖
【主  演】斯琴高娃
            黄素影

【文件格式】XviD + MP3
【文件大小】1CD  49x15MB
【视频尺寸】576x320
【影片长度】98 Mins
【对白语言】中文普通话
【字幕语言】外挂英文


【内容简介】
根据著名作家张洁散文《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改编  
   
[剧情简介]

  事业成功的女作家诃回到北京看望八十多岁高龄的妈,妈和心爱的猫及雇用的小保姆住在一处简陋的家里,当小保姆兴奋地告诉妈诃来看望她时,妈第一反应竟然是先拿起电话去听。诃进门时妈竟问女儿找谁,这时她的视力已经差不多等于零了。诃心里一惊并还从妈歪斜的左肩、双脚蹭着地走路、说话颠三倒四、口水不断地往外渗等种种迹象中发现妈突然间衰老了。

  诃对此感到很震动和意外,妈在年老力衰时最需要照顾,自己却远远地把妈丢下了……

  诃带妈到医院做了检查,做了手术,并担当起照顾****任务。但长时间的服侍,加上还有自己的新书要写,****旧房子在装修,使诃变得消瘦疲倦、心情焦躁。诃认为妈太不体恤自己的劳累,有时态度粗暴地把妈训斥一通。大夫曾告诉诃妈脑萎缩很厉害,并告诫诃“要让她多锻炼,她自己能做的事要尽量让她自己做”,所以每每去上厕所诃便有意不去扶她,也不让小保姆去扶,希望迫使妈自己站起来以达到锻炼的目的,可妈站不起来。一段时间里诃用尽心机使出许多“损招儿”去试探、激励妈,拿话吓唬、刺激……努力尝试着各种毫无效果的练习,诃还买了跑步机……

  终于早晨诃被小保姆的尖呼惊醒,发现妈跪倒死在跑步机上,头上假发套掉在地上,露出还没长起来的秃头……  

[导演的话]

  ——《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是一部抒情风格写实的电影,讲的就是感情,是一部从内容到形式都很平实朴素的电影,但它的情是深入人心的……

  这部影片所要表达的思想,它的现实意义,就在于通过女作家诃对自己八十多岁的老母亲终离世界前后的经历,揭示了日常生活中的一种现象——忙忙碌碌中我们为母亲做过些什么?我们所做的是母亲心里所想、所能接受的吗?

  故事中的中年女作家对她老母亲的爱以及爱到极致恨铁不成钢反生恨的表现方式,她的逆反心理和善良美好的愿望构成了这部电影的主要力量。女主人公对妈站起来的目的希望值的升高和现实的残酷所产生必然的结果……我是非常爱你的,我期望你会好好的,好到我们大家都好好的,可是你不好了,我就想法让你好,我耗尽所有的精力你却没有达到我想象的程度,反而给我造成了巨大的压力……那倾注整个巨大的爱里面有奋争、挫折、压力、磨难、急躁都顶到极限。性质变了,逆反心理出现,它 变化成抱怨和愤怒,但本质没有变,爱是依然存在的。“久病床前无孝子”用在这个故事里显然有些虚弱……

  现在这里还有一个要说明的社会问题就是孝顺的体现方式。有些儿女生活的富足使得父母不再发愁衣食住行,给你好吃的好喝的然后放置一旁我忙我的,有空偶尔去看看你,说些敷衍了事的话,他们只要让父母认为:你的孩子过的不错,你们就过好你们的吧……但是什么是好呢?有标准吗?仅仅是吃喝不愁的日子吗?还谁有耐心真正能和父母沟通感情呢?微乎其微。更别说听从他们的意见,大多数长大的儿女都认为和父母有障碍没话说,爸妈不了解我,我也不想知道他们,好像觉得根本没必要交流,中间的隔阂直到父母真正出现了问题,病重或临床,才慌手慌脚通宵的守护身边,体现进一步的关心……我们有没有真正用心去询问过我们的妈妈或爸爸:您快乐吗?您幸福吗?您满意吗?您在精神上还有什么需求?您这一辈子还有什么遗憾的吗……每个人都会成为父母,都会有下一代,都将要面临同样的问题,但下一代人对上一代的爱永远都是欠缺的,这种永久轮回的性质根本是避免不了的。我们尽管是在表明一个社会问题,但决不尝试说教。  

[幕后]

  《世》片根据著名作家张洁日记题材的散文改编。影片通过一位女作家诃的回忆,叙述她为她在这个世界上最亲的母亲看病、治病直到送母亲远行的心理历程。作品带有强烈的女性色彩。通过主人公对母亲刻骨铭心的再领悟、再体验、再认识,引导人们如何对待那些尚健在的父母,如何让父母们不要带着遗憾离开这个世界,同时又让人们不要在父母离去之后再感到遗憾。

  集编剧、导演于一身的马晓颖,今年才31岁。《世》片是她的处女作,仅有198万的低成本投入,但却拍成了一部电影精品。马晓颖说,她早在1996年就读到了《世》书,她是一口气把书看完的,并马上寄给她的妈妈看。“当时妈妈正在天津伺候长期不在一起生活、患食道癌晚期的姥姥,妈妈很快给我来了长途,说她看完以后很难过,书中讲的很多情节正是她面临的,书里的问题也让她思考和自责……然后让我震动的就是姥姥的离去对妈产生的巨大冲击和影响,妈一下子就垮了,直到现在妈还内疚地念叨自己对老人的种种遗憾……”正是从那时起,马晓颖决心把这个作品搬上银幕。

  马晓颖认为,影片所要表达的思想,它的现实意义,就在于通过女作家诃对自己80多岁的老母亲终离世界前后的经历,揭示日常生活中的一种现象——忙忙碌碌中我们为母亲做过些什么、我们所做的是母亲心里所想、所能接受的吗?马晓颖说:“影片能引起共鸣,是因为它对孝顺的体现方式作了新的探讨。有些儿女给予父母好吃的好喝的然后放置一旁我忙我的,有空偶尔去看看,说些敷衍了事的话,直到有一天父母病重或临终,才慌手慌脚痛心地守护身旁……每个人都会成为父母,都会有下一代,都将要面临同样的问题,但下一代人对上一代的爱总是欠缺的。”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支持支持0 反对反对0

UID
33025
注册时间
2003-12-18
帖子
3966
精华
0
2#
发表于 2004-8-10 18:38:36 |只看该作者
这部电影一定的看。。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25686
注册时间
2003-5-11
帖子
1851
精华
0
3#
发表于 2004-8-10 20:33:32 |只看该作者
不喜欢这种类型的片子,看完心里太沉重。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38280
注册时间
2004-6-19
帖子
302
精华
0
4#
发表于 2004-8-10 20:51:53 |只看该作者
这片听说好好看的,不过也要看人的呀,我喜欢这种类型的。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2632
注册时间
2001-7-9
帖子
1087
精华
1
5#
发表于 2004-8-10 20:52:22 |只看该作者
我看过张洁的原文,很感人的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26137
注册时间
2003-5-20
帖子
480
精华
0
6#
发表于 2004-8-11 08:26:28 |只看该作者
张洁是我最喜爱的作家!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6567
注册时间
2002-5-12
帖子
924
精华
0
7#
发表于 2004-8-18 12:25:46 |只看该作者
支持,下载。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33415
注册时间
2004-1-4
帖子
1888
精华
0
8#
发表于 2004-8-18 17:18:19 |只看该作者
居然只有英文字幕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关闭注册

2021 , Hello Everyone ^_^ ^_^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