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线时间
- 65 小时
- 最后登录
- 2009-3-20
- 阅读权限
- 210
- 积分
- 18466
- UID
- 3080
- 注册时间
- 2001-9-22
- 帖子
- 14089
- 精华
- 3
|
- /-=2003.05.07.highot=-/禁室培欲2之爱的40天/
复制代码
禁室培欲2: 爱的四十天
一个梳着马尾辫,穿着蓝条校服的女孩,静静地注视着清澈的天空,她纯净的眼神中流露出一种迷惑,一种渴求,她看到了什么?
这是一部什么样的电影?这并不是一部纯情的青春片,让我们来看看影碟上不无渲染但还算负责的文字:
继《感官世界》后最直接剖析人类阴暗面之电影
完全饲育:爱的40日
一自幼亡父的少女,某日被一老师带返其家,惨被鞭打和捆绑,更差点被强奸。初时她想尽办法逃走,但久而久之,她开始习惯与此男人的生活,更发展至令人悚然的畸恋关系……
这是一部什么样的电影,似乎已经一目了然。它还有好几个名字,除了上面提到的日文原名,还有《畸恋2》,《禁室培欲2》这样的名字。窃以为后面的名字更为形象,因为这部电影的确讲述了一个在禁室里不断生长的欲望之花的故事。
17岁的少女津村晴香,在一个夜晚,被一个叫佐川的中年男子绑架,带到后者的家中。一桩普通的绑架案?然而故事的发展却令人始料未及,这两个无论从什么角度看都相差十分悬殊的人,竟然在40天的相处中彼此慢慢产生了一种糅合了父女,情人,母子等多种情愫的复杂情感。这是否太荒诞?其实不然。原来少女自幼丧父,她对父爱的记忆只是一片空白,而从影片来看她虽然有母亲,但自始自终都没在片中出现过,导演特意安排母亲的不出场(母爱的缺席?),是否暗示其实少女的母爱也是空白的,至少是残缺的。所以也难怪这个孤独的女孩,总是一个人上学,一个人放学,一个人盯着湛蓝的天空,看着天边那白色的圆球物——她所认为的飞碟,喃喃自语:带我走吧。而那个男子,几年前失去了母亲,从影片的交待看,他显然是很依赖自己的母亲(恋母情结?),于是在母亲死后,他也陷入了孤独的境地,没有交流,没有爱。因为有了这样的铺垫,于是少女晴香和中年男子佐川会从被绑架者和绑架者的关系发展成最后晴香心甘情愿成为佐川的女儿(她因他的要求,叫他爸爸),情人(两人疯狂地性爱),母亲(晴香和佐川来到他和母亲曾住过的地方,晴香下决心像他的母亲一样做好菜,侍侯这个孤独的男人)。其实这也算不上是畸恋,而是两个飘荡在天宇的缺少爱的灵魂偶然撞击出的爱火花(当然方式另类得有些匪夷所思了),女孩从男人身上感受到了男性雄壮的力量(她一直渴望的父爱?),她也实现了希望一种莫名力量带她走的梦想,是否是飞碟并不重要,飞碟其实也无非是一种力量的象征物罢了。而男子也从女孩身上感受到了一种母性的温暖,从肉体上,精神上都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满足。于是观影者从一开始觉得这个男子的**(每天都要称这个女孩的体重,像养小宠物一样养这个女孩,这恐怕正是片名《完全饲育》的由来),希望这个女孩早点逃走,到最后不无幻想地希冀最好两个人就这样温暖地生活下去,两个孤独的灵魂不再在冷漠的天际无奈地飞着。
写到这里,忽然想起《看电影》最新一期上对伯格曼电影的一个分析:伯格曼的所有作品似乎都只有简单的几个人物,而且这些人往往都是痛苦而敏感的,他们苦苦追求着生活的意义。这部电影当然与大师的作品无法比较,但拿上面这段话来套这部电影的主题,却也有几分合适。伯格曼的童年时期渴望得到父母的爱却得不到,由此爱恨交织的生活记忆影响了他一生的创作和生活。而这部电影的导演不知是否也曾有过这样的情感经历。
影片的最后,佐川和晴香在逃往外地的路上被警察发现了,最终晴香回到了家中,而佐川撞车死亡。一向是正义化身的警察在这里并不讨人喜欢,这个结局也并不是一个“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大团圆结局,因为我们发现似乎重新得到自由的晴香并不快乐,她面对晴朗的天空,再次显出忧郁的眼神,于是她向看到的又一个中年男子(特别出演的竹中直人)发出了邀请:带我走吧……
谁的灵魂在飞?仅仅是影片中的两个人,还是高度机械文明下越来越孤独的现代人群呢?伯格曼曾经不无忧郁地借他的影片人物之口说:“这是一个无爱,无交流,无拯救的世界”,我们希望这只是大师的无稽之谈,而不要成为现实的预言。
对于这部电影,我还想说得是:这不是一部简单的日本A片,尽管它有一些暴露镜头;不过我依然觉得如果它是一部欧洲电影,可能会更好些。比如那部阿莫多瓦的《捆着我,困着我》。因为:欧洲电影人似乎天生就有将色情艺术化的本事,而日本电影人做的更多的往往是把艺术色情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