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浩网论坛

 找回密码
 关闭注册
搜索
热搜: 女囚槛 win7
查看: 282|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11.25.04.Mouchette.1967.DVDRip.XviD-iMBT 少女莫谢特 [复制链接]

UID
28146
注册时间
2003-7-6
帖子
4140
精华
0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4-11-26 09:49:20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1. 主力01/-=0day=-/11.25.04.Mouchette.1967.DVDRip.XviD-iMBT/
  2. 分流01/movie/DVDRip/-=No1=-/11.25.04.Mouchette.1967.DVDRip.XviD-iMBT/
复制代码





/11.25.04.Mouchette.1967.DVDRip.XviD-iMBT 少女莫谢特
◎片  名 
Mouchette (1967)
◎中文 名 
少女莫谢特
◎年  代 
1967
◎国  家 
法国
◎类  别 
剧情/爱情
◎语  言 
法语
◎字  幕 
外挂英文
◎IMDB评分 
8.0/10 (331 votes)
◎IMDB链接 
http://www.imdb.com/title/tt0061996/
◎文件格式 
XviD + MP3
◎视频尺寸 
592x368
◎文件大小 
1CD 49 x 15MB
◎片  长 
81 mins
◎导  演 
Robert Bresson
◎主  演 
Nadine Nortier      ....      Mouchette      
      Jean-Claude Guilbert      ....      Arsène      
      Maria Cardinal      ....      La mère      
      Paul Hébert      ....      Father (as Paul Hebert)      
      Jean Vimenet      ....      Mathieu      
      Marie Susini      ....      Mathieu's wife      
      Suzanne Huguenin      ....      Layer Out of the Dead      
      Marine Trichet      ....      Luisa
◎简  介 
取材于Georges Bernanos的小说,Bresson的著名影片《乡村牧师日记》也是根据该作者的作品改编。
女主角是一个14岁大的女孩。她孤独且颓丧,有个酗酒的父亲和一个垂死的母亲。她想逃离这种生活,对一个醉醺醺的偷猎者产生了兴趣。偷猎者利用她的弱点占有了她。最终悲剧不可避免。
-----------------------------------------------------------
穆谢特的父亲是个酒鬼。她过着贫穷、孤独的生活,身体也不是很好。有天晚上,在放学回家的路上,她被一个名叫阿尔塞纳的偷鱼人强奸了。她母亲死了。阿尔塞纳被控告违法用炸药偷鱼。渔警找到穆谢特调查阿尔塞纳。姑娘一口咬定阿尔塞纳是自己的情人。后来,她穿上一件白色的连衣裙,投入鱼塘自尽。
简评:
穆谢特以她的美丽、她的清纯和她的残酷,成为罗贝尔.布莱松所认为的电影语言的最淋漓尽致和最有说服力的代表。该影片,与细微处反映了一个让人颇感意外的残酷。罗贝尔.布莱松的本意是反映事物的本来面貌。所以有些镜头使善良的人们感到痛苦。但是这样一种残酷实有必要。它是穆谢特所生活的世界的残暴性的真实写照。此外,正如罗贝尔.布莱松在接受采访时所说的,"贝尔纳诺斯的小说'惨无人道'"。
最后要说的是,扮演穆谢特的小姑娘选她选对了,在导演的指导下,她演得非常出色。这部影片,我再一次说它是一部好影片。其中有一组镜头是我有生以来在电影院看到的最漂亮的镜头,即最后一个镜头,那个描述,不,是那个意味着小主人翁自尽的镜头。
                                 原载1967年3月14日《世界报》



非完全电影笔记:泣血的《穆歇特》
http://ent.163.com/edit/021225/021225_146526.html

王静安先生《人间词话》引尼采句:“一切文学,余爱以血书者。”布列松的电影,正所谓用血来书写。那是敏感细腻的心灵渗出的斑斑血痕,因为人生惨痛糙粝,何堪承受。布列松就像啼血哀鸣的子规鸟,蹀躞于现代人的精神荒原。“静默不再,踪影难觅。于我而言,何忍偷生。”布列松如是说。所以,他要用“电影书写”为我们招魂,要用无情的简约传达悲天、无奈的信息。他想让我们明白,该发生的终究会发生,人间万象不问几许理由,也缺乏万千动机,“他们和我之间:感通,预知”,因为劫数总在最后不期而至,它从来不按门铃。

  我不想再跟你絮叨布列松那本薄薄的天书,虽然我至今不是很明白模特与演员、电影书写与舞台剧的分别。我不是电影学院学生,亦不靠电影吃饭,不过一介痴迷的看客。我问自己,何不将理论放在一旁,凯撒的归凯撒,上帝的归上帝?我不想躲进象牙塔巨细靡遗,因为我觉得电影打动人心首先靠的是影像而不是分析。我承认,这看客心态颇为业余。

  但布列松的《穆歇特》差点让我看不下去,因为太沉闷,大概到了最后二十分钟,我才渐入佳境。事后想来,这佳境其实应该看作是苦境,因为我自以为不是一个麻木的看客。过几天又看,仿佛第二次受苦,仍然要到最后二十分钟才入戏,不过前面的铺叙已可忍受甚至于感动。我不想啰啰唆唆复述电影的情节与画面,与其如此还不如拟篇文艺腔的小说。我知道用触目惊心四个字形容少女穆歇特的命运有点夸张,触目惊心的电影今天多的是,银幕上到处在流血,下面坐满了心甘情愿的看客。


  但《穆歇特》不是一部流血的电影,而是一部泣血的电影。这里没有杀手,但最大的杀手是生活。这里没有苦刑,但受难者忍受的却是最惨酷的凌迟。死亡易如反掌,来得恰到好处,但过程却是那么惊心动魄,于无声处,因为并没有哀号。布列松赋予模特“由外向内”式的沉闷自有其道理,因为人生苦短,又苦又短,就像这部不足一个半小时的电影,说长,长得像一生的煎熬,说短,短得像少女的花样年华稍纵即逝。布列松的简约目的不在美感,而是直接指向生命的核心,难道人生当真就是一盒充满无穷惊喜的巧克力么?

  我想,布列松的穆歇特不是中世纪北欧武士,她可能从没遇见过伯格曼的死神;布列松的穆歇特也不是中世纪俄国僧侣安德烈·卢布列夫,她的缄默并非因为见证杀戮而立下的苦行誓言。布列松的穆歇特是在家的苦行僧,她毋须与死神对弈,因为人总是要死的,人不胜天。电影结尾,湖畔的灌木挡住的不过一袭薄衣,花自飘零水自流。人说布列松悲观,我说布列松超然,因为悲观而超然。这一点,他与东方的小津安二郎异曲而同工。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支持支持0 反对反对0

UID
38560
注册时间
2004-6-27
帖子
401
精华
0
5#
发表于 2004-12-3 01:37:47 |只看该作者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15682
注册时间
2002-11-16
帖子
12
精华
0
4#
发表于 2004-12-2 18:20:23 |只看该作者
好不好看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12012
注册时间
2002-9-12
帖子
593
精华
1
3#
发表于 2004-11-29 20:45:04 |只看该作者
好东西,收下了谢谢~~~~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28146
注册时间
2003-7-6
帖子
4140
精华
0
2#
发表于 2004-11-26 09:50:41 |只看该作者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关闭注册

2021 , Hello Everyone ^_^ ^_^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