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线时间
- 449 小时
- 最后登录
- 2012-2-14
- 阅读权限
- 130
- 积分
- 8297
- UID
- 39240
- 注册时间
- 2004-7-12
- 帖子
- 6381
- 精华
- 0
|
10大败笔
最大败笔:小妹诈尸
影片结尾可谓是全片的最大败笔。“小妹”被刘捕头一刀命中心脉,倒下去后竟然反复四次“死去活来”,情节之虚假拖沓让观众到了忍无可忍的地步。前两次的悠然转醒还让观众能接受。可当刘捕头金捕头为此打得两败俱伤、天地为之色变之时,雪地中小妹的“尸体”睡了半天居然又重新站了起来!而且行走和说话都很正常,一点也不像将死之人。小妹为救金捕头拔出胸口的飞刀,霎时鲜血狂喷,眼看再是活不了了。哪料过了半晌,小妹又在金捕头的怀里顽强地睁开了双眼,究竟是“诈尸”还是小妹生命力太旺盛?这口气真是“难以下咽”埃
败笔2:歌声
作为影片开头的第一场大戏,牡丹坊一段可谓是煞费了张艺谋的苦心,服装、舞美、音乐、武打动作都是精心制作。当观众正享受着这视觉的大餐,欣赏着激荡人心的鼓声时,一个不和谐的声音出现了:小妹且歌且舞《北方有佳人》,章子怡亲自上阵“献声”。她的声音粗中带着沙哑,夹着假嗓子有气无力,唱功更不敢恭维,几处走调。原来牡丹坊的头牌歌舞伎,竟是一个“走调歌手”!可惜了李延年这首流传千古的著名乐府。好在这段歌声并不长,金捕头适时地打断了她。
败笔3:情欲
通观整个电影,共出现了小妹的五次缠绵镜头。有必要吗?这只能让我们考虑是否要把这部影片归入“十四禁”,在此敬告各位观众,《十面埋伏》不适合带小孩去看。
败笔4:节奏
电影的前半段节奏把握还算不错,小妹与金捕头一路逃亡上,既有紧张的厮杀又有推动故事发展的人物心理变化。但从竹林小屋中各人真实身份暴露以后,电影的节奏开始失控。在人物的三角关系里,该快的时候拖泥带水,该慢时却又一带而过。尤其小妹与刘捕头在竹林中的一场对手戏,太过简略,刘捕头心态的扭曲、性格的阴郁根本没有铺展开。而结尾处金、刘两人的厮杀,从秋景突然天降大雪,显得太突兀。
败笔5:BUG
《十面埋伏》中出现了不少BUG:金捕头身上没有背弓,当他要弯弓搭箭时,弓就很神奇地出现在他手里了;金捕头与刘捕头雪地决战时,狂风肆虐,可金刘二人的长发在风雪中却一动也不动;二人在雪地里翻滚扭打成了两个“雪人”,可站起身来后,身上沾满的雪却立即消失得无影无踪,接着两人又倒下,又是满身雪花,起来后却又是干干净净……
败笔6:英文歌
《十》是一个典型的中国武侠片,电影里什么东西都是“中国制造”,可片尾却出现了一件“舶来品”———美国人凯瑟琳·巴特尔演唱的主题歌《LOVER》,而此时很不恰当地出现了一行字“谨以此片向梅艳芳小姐致敬”。小妹唱的是汉乐府,梅林茂的作曲也充满了东方情调,《LOVER》与整个影片的风格完全格格格不入。听着《LOVER》,我怀疑刚刚看的是不是一部中国武侠片?
败笔7:激情戏
影片中小妹与金捕头在草地中有一场激情戏,但看上去相当别扭!小妹与金捕头在草地上交缠的躯体看上去只是一堆蠕动的白花花的肉,拍得相当低俗,更不用谈什么美感了。张艺谋真的不适合拍激情戏,应该向李安好好学习。
败笔8:铺垫
影片一开始,银幕上出现了几行字,简单交待了一下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关于电影最主要的背景,飞刀门与官府曾经的纠葛一笔带过。想象中飞刀门应该与官府曾有一场决定生死的大战,但是还没搞清楚怎么回事,画面便转到了刘捕头和金捕头一起喝酒聊天的镜头,“听说牡丹坊来了一个头牌”……
败笔9:姿势
影片开始,是一排摆放整齐的刀,众捕快拿刀的镜头如此熟悉……对了,就像港片中我们常看到的一群即将去执行任务的警察出门前拿枪。竹林中,包抄逃犯的官兵们姿势如此一致,右手高举钢刀,像极网球运动员在高举着球拍。
败笔10:台词
电影里的台词一时是白话文,一时又是文言文,风格很不一致。“有时候,我真的以为自己就是随风。过着风一般的日子。”“回来,为一个人。”这些充满了现代感的语言,真像琼瑶阿姨爱情小说中的文艺对白。而频频出现的“何事”、“为何”又在提醒观众,这是一部发生在晚唐时期的古装戏。
10大亮点
如果说《十面埋伏》可以打85分,那其中的70分都要打给精彩的武打场面,不夸张地说,武术指导程小东完全可以凭《十面埋伏》与袁和平并肩世界顶级武指行列。与他的上一部作品、同是张艺谋导演的《英雄》相比,《十面埋伏》写实的武打风格给了程小东更大的发挥空间,片中至少出现了三个动作片史上首见的场面,自然也就成为本片的亮点。
首先是连珠箭。《十面埋伏》对此的演绎却很精彩,金城武连射四箭,虽发箭有先后,却四箭同至,真的是叫逃无可逃。
其次是飞刀。飞刀门以飞刀命名,那飞刀功夫必有过人之处。飞刀门使的飞刀有一定的弧度,会像“飞去来器”一样在空中转弯,正面无法攻破的敌人还可从侧面杀伤,这也符合飞刀门多是女性的特点。
最后是竹林。竹林已经是武侠片的一个象征符号,拍出新意的难度可想而知。竹虽意境清雅,但《十面埋伏》的竹林却是杀机四伏,地上是成片削尖的竹桩,天上有成群捕快在竹梢之间隐没,并向夺命狂奔的金捕头和小妹投射竹枪。可以说,程小东在这一段的处理上已有宗师风范,把那种上天无路、入地无门的气氛营造得相当成功。
亮点2:鼓点
武戏就像舞蹈,没有鼓点的节奏就会失色不少。《十面埋伏》音乐平平,但鼓点却是相当的提神。最精彩当数小妹表演“仙人指路”时的103下击鼓声,几乎每一响都各有层次,配合小妹的舞蹈,完全是顶级的视听享受。而在小妹和金城武亡命白桦林一段中,渐渐响起的鼓声先把紧张的气氛提升到顶点,随着捕快的进攻,密集的鼓点和着马蹄声将一场追逐戏演绎得杀气腾腾,直到金捕头四箭连珠射倒捕快。但这种效果估计只有在电影院中才听得到!
亮点3:角色
相比《英雄》中符号化的大侠们,《十面埋伏》的角色设定可谓有血有肉,风流倜傥的金捕头、隐忍负重的刘捕头、渴望爱情的小妹甚至是只露了几面的“阿母”,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自己的想法,虽然没交待多少,但已不会让我有看《英雄》时的困惑。
亮点4:配音
之前一直有人担心《十面埋伏》中演员们的南腔北调,这种担心是有理由的,在影片开始时,看到金城武和刘德华讨论案情让我想发笑,因为两人一个操着台湾腔,一个说着港式普通话。但到了牡丹坊中,金城武的普通话却说得字正腔圆,很明显上了配音演员。但配音演员似乎并没有一配到底,在一些较简短的台词时,又像是原音。
亮点5:笑声
适时的笑声对一部商业大片的作用就像润滑油,能舒缓观众紧张的情绪,所谓有张有弛就是这个道理。《十面埋伏》中的两段搞笑戏安排得恰到好处,第一段发生在金捕头救小妹出狱后,不过有些“限制级”,不便描述;第二段是两人逃出重围,金捕头设计偷看小妹洗澡。两段都发生在激烈打斗之后,虽然搞笑的手法老套,但效果很好。
亮点6:选角
本片最成功的选角是金城武,一个字———帅!金城武的“帅”绝对是巨星级的,一张棱角分明的酷脸,一双带着坏笑的桃花眼,风流迷人又带着点邪气的捕快被他演绎得淋漓尽致,整个一“2004精装追女仔”。而金城武引弓搭箭,直比《指环王》中的“精灵射手”,而射术更胜一筹,身边有MM边看边叹,口水满地。
刘德华,那张据说全角度多侧面看均无可挑剔的经典俊脸已经写满沧桑,特别是竹林中与小妹缠绵的那场戏,和小妹水灵灵蜜桃似的小脸比起来,刘捕头不亚于一颗老核桃。但姜是老的辣,他将卧底的阴暗、对小妹的痴情、情变玉石俱焚的疯狂演得丝丝入扣。
与两位男主角比起来,章子怡和宋丹丹却相当一般,章子怡仍是玉娇龙,小妹的狠、快、媚处处留有《卧虎藏龙》中玉娇龙的影子。而宋丹丹一出场就引来一阵笑声,不怪她的衣服,无关她的角色,就是那张脸惹的祸———只能怪她在观众中的形象太根深蒂固。
亮点7:风景
《十面埋伏》延续了张艺谋的一贯风格,选景精致———薄雾笼罩中青翠欲滴的竹林来自四川永川竹海;烂漫的花海、泛着银光的白桦林和层层叠叠如画般的远山取自乌克兰克索沃国家森林公园……就算没有故事情节,仍是一部很好的风光片。
亮点8:扣题
《十面埋伏》真有“十面埋伏”。埋伏一:开场一段“仙人指路”,看到后来才发现原是两人从小玩惯的听音射飞刀;埋伏二:金捕头埋伏在小妹身边;埋伏三:小妹扮演盲女歌妓埋伏在牡丹坊中;埋伏四:牡丹坊中的阿母原是飞刀门的二当家;埋伏五:刘捕头原是飞刀门在官府的卧底;埋伏六:马兵假意追杀金捕头和小妹,以此取得小妹对金捕头的信任;埋伏七:小妹和金捕头被总捕头的盾牌兵围堵;埋伏八:二姐假意许婚诱抓金捕头;埋伏九:围剿飞刀门的官兵陷入飞刀门的反埋伏中;埋伏十:小妹欲随金捕头私奔,遭旧情人刘捕快的飞刀埋伏。
亮点9:舞美
牡丹坊,一个唐代高级娱乐场所,整个360度的圆形大厅,大气华丽,所有雕梁画栋全部以各式牡丹造型精雕细琢。
服装力图突破武侠电影剧里用得烂俗的造型,而特意从布料到造型表现出创新,比如刘德华和金城武的捕快服与帽子,牡丹坊那场戏中,金城武的缎面裤子和有精细刺绣的长靴,章子怡的长裙、三米长的水袖和缀饰,特别是章子怡三米长的水袖独舞,仙人指路,道出了那个时代的万种风情。
亮点10:速度
整部影片的外景多在林中拍摄,由于要拍摄大量的动作场面,不可能选择密度很大的树林或者竹林。因此,一方面摄影师用合适的光学透镜来表现树林的密度,一方面用长焦距镜头跟拍人物,把空间极大压缩,到银幕上,就是我们看到的速度感极强的画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