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浩网论坛

 找回密码
 关闭注册
搜索
热搜: 女囚槛 win7
查看: 3204|回复: 4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11月18日-少数派报告、公民凯恩 [复制链接]

UID
3080
注册时间
2001-9-22
帖子
14089
精华
3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2-11-18 00:04:11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少数派报告》Minority Report

导演:斯蒂文·斯皮尔伯格Steven Spielberg
编剧:斯科特·弗兰克Scott Frank
主演:汤姆·克鲁斯Tom Cruise
   柯林·法瑞尔Colin Farrell
   萨曼莎·莫顿Samantha Morton
发行:20世纪福克斯公司
类型:惊悚/科幻/犯罪
级别:PG-13
片长:145分钟
官方网站:www.MinorityReport.com
上映日期:2002年6月21日全美上映

中文字幕
[剧情简介]
--------------------------------------------------------------------------------
  2054年,华盛顿特区。

  由于科技的高度发展,人们已经可以在严重的暴力犯罪行为发生前预知它的存在,罪犯在未犯下罪行前就能被警方侦测出犯罪意向并因此受到法律制裁,为此政府专门成立了一个部门负责处理这种“预知犯罪”案件。

  乔恩·安德顿(汤姆·克鲁斯)就是在这个部门内工作的精英探员之一,然而有一天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一向尽忠职守、遵纪守法的乔恩竟被侦测出有犯罪企图,他被控“即将”谋杀一名他根本不认识的男子,转眼间,乔恩就发现自己已经由一名执法者变成了被政府逮捕的目标,原本一起并肩作战的同事也忽然全变成全力缉捕他归案的敌人。

  在乔恩亡命奔逃的过程中,他知得政府用来预测感知犯罪意向的是三台具有人脑智能思维方式的超级电脑“法官”,一个人的罪名最终是否成立,其决定权不再是落在人数众多的陪审团手中,而仅仅是由这三位“法官”来判断被告的生死。当其中的两位“法官”认定罪名成立,而另一位“法官”却持相反分歧意见时,如果最后这位“法官”(也就是“Minority”——少数派)的判断才是正确的,那么这名“法官”的意见就被称为“少数派报告”。

  对乔恩罪名的宣判,三位“法官”就出现了分歧,其中一位认定他是无罪的,那么在众多精干探员的追逐下早已精疲力竭的乔恩,到底能否利用这份“少数派报告”来证明自己的清白呢?

[幕后内容]
--------------------------------------------------------------------------------

  本片改编自已故著名科幻作家菲利普·K·迪克(Philip K. Dick)的同名小说,迪克尤其擅长短篇小说的创作,故事精炼却情节严密、丝丝入扣,这么现成的剧本素材好莱坞当然没有理由放过,几年前的《全面回忆》、科幻恐怖片《银翼杀手》和今年年初上映的《冒名顶替》都是根据他的小说改编而成。

  当斯蒂文·斯皮尔伯格的奇想遇上汤姆·克鲁斯的俊脸,用脚趾头想也能想象出来这个组合对影迷来说是多大的诱惑,很难再找出另外一对具有如此票房号召力的拍挡。

  这部发生未来的惊悚科幻片原本订在1999年秋天开拍,2000年暑假上映,不过因为斯皮尔伯格和克鲁斯都太炙手可热了,两人档期一直没办法配合,所以整个拍摄计划只好一再后延,拖来拖去,拖到大家都快把这事给忘记了,两人才终于决定合作,但整个计划还是离不开“等”字,因为克鲁斯要先拍完卡梅隆·克劳的《香草天空》,休息两个礼拜顺便练练动作片必不可少的肌肉和体力;而斯皮尔伯格则在进行《人工智能》的后期制作,这部库布里克一心挂念的片子制作起来可谓旷日持久。不过好在两个大忙人最后还是成功走到了一起,也不枉影迷们望穿秋水的守候了。本片也是梦工厂与福克斯两家电影公司继《荒岛余生》后的再度合作,其顶尖的制作阵容和极富吸引力的剧情让这部电影从未诞生就倍受期待,可谓是吊足了大家的胃口。

  能和靓佬汤合作,女主角是哪个幸运儿也一直很受瞩目,在考虑了众多人选后,曾以《甜蜜与卑微》一片获得奥斯卡最佳女配角提名的萨曼莎·莫顿受到斯皮尔伯格的最终青睐,这位24岁的英国演技派女星将在片中和靓佬汤谈情说爱,扮演他的红颜知己。

  第二男主角的科林·法瑞尔是击败了马特·达蒙后才取得的这个角色。因为去年大规模的演员罢工,这位爱尔兰小子已经成功地从爱德华·诺顿(《哈特之战》),和金·凯瑞(《电话亭》)手里虎口夺食。这回能在《少数派报告》中轧一脚露露脸,不能不说是星运亨通,真要叫人刮目相看,想不红都难。

[花絮]
--------------------------------------------------------------------------------
*斯皮尔伯格自己形容本片为《马耳他之鹰》和《夺宝奇兵》的混合体。

*女主角的饰演者一度属意凯特·布兰切特,不过最后导演还是决定选择一个新鲜面孔。

*《香草天空》导演卡梅隆·克劳及女主角卡梅伦·迪雅兹很给“靓汤”面子,放下巨星身价,在片中客串没有台词的小演员,此外,著名女演员梅丽尔·斯特里普也将饰演一个小角色。

*由于这部影片被福斯视为明年暑假的秘密武器,所以关于影片的任何消息都相当保密,据说饰演未来警探的阿汤哥身形比以前更健美,还特地剪了一个小平头,看起来相当干练。

*片中共有477个特效镜头,是斯皮尔伯格自25年前执导《第三类接触》以来特效应用最多的电影。


少数派报告:电影及小说版本分析

  警告:如果您不打算预先知道《少数派报告》Minority Report电影或小说版本的情节走向及结局安排,请勿阅读本文。
  
  是的。以上警语并不光只是网上讨论群组在公开游戏攻略或者读书心得时一种礼貌性的知会,而是针对菲利浦·迪克(Philip K. Dick)原著、斯皮尔伯格改编的故事《少数派报告》所讨论的重点之一产生的心得。有趣的是,这个心得同我长久以来对于预知一事所可能产生的矛盾疑惑不谋而合。
  
  这个疑惑是:如果预知了未来因而改变它,我如何还能宣称已然预知未来?
  
  举例来说,我倘若经过某种方式,得知在待会儿我出门为了肚子打算的时候,会在经过街边的档口被一架史坦威平台钢琴自五楼掉下来砸成肉泥,于是决定今天晚上就自个儿煮碗泡面顺便在里头打两个蛋解决一餐——虽然略嫌寒酸,但不会遇上从天而降的平台钢琴。因为我知道出门会有意外,所以我不出门;因为我不出门,所以意外没有发生。但,如果这个意外没有发生,我如何预测得到?
  
  《少数派报告》故事的主干,其实就源于这么一个矛盾情境。
  
  姑且不论斯皮尔伯格在人物设定上对于菲利浦·迪克原著小说所做的更动,《少数派报告》的小说及电影版本,说的都是在近未来的社会里,有个预防犯罪的机构。这个机构利用了三个具有预知能力、但心智发展有点问题的异人为基础,依他们所预知的内容得知某人在某时于某地将犯下刑案,于是就能够提前将此人逮捕,防止刑案真正发生。因尚未犯下的罪行逮捕公民此事是否合理暂且不论,城市里趋近于零的犯罪率其实已然替这套系统提供了最佳的背书。这个原因也许是:因为一般公民并不会知道未来如何,所以这些预言异人的预卜结果都是正确的,就如同我并不知道头项上会掉下一台平台钢琴所以还是出门吃饭结果发生意外一样;但如果这些未来式的罪犯知道了自己将会犯罪,那么,他们还会决定犯案吗?
  
  故事里的主角就面对了这么一个状况。
  
  预防犯罪机构的核心份子,就发现自己将会在若干天之后,杀害一个同自己素未谋面的人。审判者在刹那之间成为受审人,于是我们有机会同主角开始检视整个所谓“完美的预防犯罪系统”,看看这个系统是否真的如此值得信赖?三份预言报告是否总是明白地指出同一件发生在未来的刑案?三个预视未来的先知异人是否总是做着相同的噩梦?

  倘若不是,那我们该如何看待预言报告里的相对少数?
  
  在电影和小说中,三份预视报告中都有一份提及,主角不会杀人;这份少数报告,究竟有没有它存在的价值?三份预言报里的多数,当真就代表了肯定发生的现实;而代表少数的那份报告,就一定是错误的预视结果?关于这个问题,斯皮尔伯格与菲利浦·迪克采取了完全不同叙事焦点,于是产生了完全不同的处理方式。
  
  先来瞧瞧斯皮尔伯格的电影版本。
  
  少数报告是三个预知者中最重要的、居领导地位的那人所预见的未来。于是主角设法劫走了这个预知者,希望利用她提出这份少数报告来为自己翻案。斯皮尔伯格在故事里掺入大量与亲情有关的元素:主角之所以全心投入预防犯罪的工作,是因为自己的孩子数年之前被绑架失踪,至今下落不明;预视者之所以获得预知能力,是因其上一代的药瘾所致,而关键预知者一再重覆的噩梦,则与自己母亲被弑的案件有关。这些亲情元素在剧中纠葛成一团,最后在结局揭晓之后,斯皮尔伯格进一步否定了这样的系统,甚至替三个预知者安排了幸福平静的生活模式。
  
  再看看迪克的小说情节。
  
  三份报告虽然有两份的结果相同,但事实上每一份都是少数报告——结果相同并不代表过程相同,如果把这个因素考虑进去的话,这三份报告其实都是不一样的。迪克的焦点集中在我们之前提及的矛盾:如果主角知道了自己未来的罪行,是否还会照着预言犯案?第一份报告里的主角将会杀人,而第二份预言报告将主角得知第一份报告结果一事纳入考虑,于是得出了主角打算不照第一份报告的结果行事、将不会犯案的决定。在这两份报告之后,故事的主角已经在种种情节之中得知了被害者的身份等等原来所不明白的资讯,于是最后做出杀人的决定。也就是说,最初及最末的两份报告虽然结果相同,但通往这个结局时点的过程却不一样。迪克虽然提及了政治权力的倾轧、中年危机及夫妻感情的猜忌,但并未花费太多力气在这些问题的描写上头;他甚至不质疑这个系统,只是聚焦在这个矛盾的特例上头。

  大体来说,我个人喜欢原著多过电影。
  
  当然,这只是个人喜好的问题,并没有什么绝对的优劣标准。在斯皮尔伯格的手里,菲利浦·迪克惯写的脏乱、拥塞、混乱型式近未来,自然不可能呈现如同雷德利·斯科特的《银翼杀手》(Blade Runner)那种潮湿沉闷场景,或者保罗·范赫文的《全面回忆》(Total Recall)里那种工业单调都市,是故,这不但不是我在意的重点,事实上我还得承认,斯皮尔伯格使用偏蓝灰色清冷色调还蛮对我脾胃的。而他一向被批评的太过商业手法或者太过滥情表现,我都觉得无所谓,甚至连最后童话般的结局场面,我也能勉强忍受。那么,我为啥非得认为原著比较好不可?
  
  其实仔细想想,主因大约是我觉得他没有把题目“Minority Report”处理好。
  
  读读迪克的小说就会发现,在并不算长的故事走到结局时,迪克回到了“预知报告里的少数”以及“预知未来是否会影响当事人的判断”这两个主题头来。预知未来是否会影响当事人的判断?答案是肯定的;于是这个变数再度回头影响预知报告,三份预知报告其实各自加入了不同的参考值,每一份都是题目所谓的“少数报告”。而在电影剧情推衍的进程之中,斯皮尔伯格以“少数报告其实出自最关键者之口”的方式处理原来迪克故事的情节,再让预防犯罪系统的准确度一次比一次松动,最后否定整个系统——如此动作虽大,却让我有点无法满足。
  
  因为我老会想到一些缺漏。
  
  比如说:为什么明明知道有某个预知者最关键,但却轻易地舍弃其报告?如果预知者的能力有高有低,那么也许他们提出来的预言份量就各有轻重,遇到三份预知报告内容不同时,是否简单地取其大者即可?虽然概数原则如此,但这事儿可同某人是否得在牢里过下半辈子有关,如何能够轻率为之?虽然用了别人的骨架再加进自己擅长的部份,但在经营自身专长情节之余,似乎反而没把原来的故事讲得完全。简而言之,我觉得斯皮尔伯格的故事结构有缺陷,收尾也没给一个完整的交代。
  
  但话说回来,电影或者小说创作,是否一定要替人性啦、宿命啦、社会结构等等提出最佳的定义?
  
  我相信,用太大的帽子扣在创作品头上,都可能是不公平的;创作者对自己的作品负责最要紧——亦即,我的满足与否,其实在于故事是否被完整的说出来。在《少数派报告》的小说里,迪克不提系统是否正确,只提出会产生矛盾的特例,这种作法似乎比较谨慎负责;而斯皮尔伯格一举推翻了整个系统,我们不知道这系统之前到底有过多少误判的可能?是否有可能在特例之外,这个系统真如影片刚开始时宣称的那么完美?把系统否定了之后,原来的那些罪犯如何处理?这些疑问让我在步出电影院的时候,不得不替这个故事可惜了起来,觉得银幕里的那个世界似乎在我爽完了就走之后还留下太多烂帐没有处理。
  
  是的。这是商业电影似乎很难逃脱的命运。
  
  但我相信,不要给不负责任的结果,故事还是能够找到一个结局能够符合商业电影的市场考量层面、甚至令更多人满意的。

大小:CD1:700.71MB         CD2:700.55MB        
ftp://21/科幻片/11.17.02.Minority.Report.少数派报告/rfta-divx-mr-cd1.avi
ftp://21/科幻片/11.17.02.Minority.Report.少数派报告/rfta-divx-mr-cd2.avi
ftp://21/科幻片/11.17.02.Minority.Report.少数派报告/Minority.Report-RFtA(少数派报告)vawav@TLF.rar
注: DVD SCREENER版。比原来的那个好很多了。不过还不是最终的完美版!呵呵

等级:★★★★
我给星代表我的看法。评论由大家跟贴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支持支持0 反对反对0

UID
3080
注册时间
2001-9-22
帖子
14089
精华
3
2#
发表于 2002-11-18 00:04:22 |只看该作者

Citizen Kane/Quarto Potere  公民凯恩/大国民

导演:奥逊·威尔斯Orson Welles
编剧:Herman J. Mankiewicz/Orson Welles
主演:奥逊·威尔斯Orson Welles
   约瑟夫·哥顿Joseph Cotten
   多罗茜·康明格尔Dorothy Comingore
类型:剧情/悬念
片长:119分钟
黑白片 1941年 雷电华出品
1942年奥斯卡最佳原著剧本
美国国家电影保护局指定典藏
--------------------------------------------------------------------------------

  公认的电影史上最伟大的电影,是鬼才奥逊·威尔斯在26岁时编导演制的银幕处女作。一名报业大享孤独地在巨宅逝世,一名杂志记者为了探究其生前的真实面貌,从很多人口中收集到不同的说法,可是他到最后仍无法将这些资料拼成一个结果来。片中主角凯恩乃刻意射影美国报业大王赫斯特。

  本片的主题由于剧情的发展与铺述,变得扑朔迷离,每个人都可以找到自己的观点。但有一观点是一致的,那就是它摧毁了一项梦的憧憬。它嘲讽美国社会里许多浮士德式的人物,为得到整个世界的欲望而出卖自己的灵魂。虽然是一个大人物的成败史,然而即是一个缩图,涵盖的是整个物质世界里追求欲望满足的人们,也是影史上被讨论最多次的一部片。

  就影片而言,《公民凯恩》并非毫无瑕疵,在结构的精致方面只能给70分,可是威尔斯所表现的力量、勇敢、粗犷、娱乐性及个人体验可得90分以上。技巧运用方面,其中“景深镜头”的摄影手法,以当今眼光来看,仍觉得相当新鲜。

[电影历史]

  1941年5月1日,刚满25岁的奥逊·威尔斯拍摄了他生平的第一部剧情片《公民凯恩》。这是一部改变了好莱坞过去传统的开创性影片,而且还持续的影响电影的发展。1998年该片被美国影协评选为美国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电影。可称为电影史上最成功的作品之一。

  但是本片在1941年发行时的票房收入并不理想,因为影片的故事有影射当时的纽约报业大亨William Randolph Hearst的生平而遭到抵制。一直到二次世界大战后重新发行,先从欧洲受到大家的重视,转而放映在美国本土的电视上。

[剧情介绍]

  报业大王凯恩(威尔斯饰演) 去世在他的皇宫仙那度 (Xanadu) 中。

  一名记者对于他临死前的唯一遗言:Rosebud(玫瑰花蕾)感到好奇。于是想通过凯恩生前的友人、工作伙伴以及前妻的口中,来逐渐拼凑出这位典型的美国的成功人士不为外界所知的一生。

[导演介绍]

  奥逊·威尔斯(1915-1985)闪耀的职业生涯是从戏剧开始的。1936年,21岁的他导演了莎士比亚剧《麦克白》(Macbeth),演员全是黑人。两年后他的现实主义广播剧《世界大战》引起听众恐慌时,他的名字就成了各大报纸的头条。

  威尔斯后与当时的雷电华(RKO)电影公司签约,他获得了完全创作的自由,拍摄了《公民凯恩》。但是票房不如预期的理想,1942年,雷电华便与他解除了合约。

  之后一直到1948年威尔斯用了三周的时间拍摄《麦克白》才又引起注意。1952与1965年他又分别拍了两部根据莎士比亚剧改编的《奥赛罗》和《夜半钟声》。另外还有《黑狱亡魂》(1950)、《历劫佳人》(1958)和《伪作》(1973)等片。人们对于威尔斯的评价介于“天才的导演”和“利己的冒失鬼”之间。由于他的独创性而使他被视为电影史上最重要的导演之一。

周黎明:试论《公民凯恩》的不朽
  
  英国《视与听》杂志自从1952年起,每隔十年由全球最顶级的导演和影评家评选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十部影片。除了第一次以外,《公民凯恩》(Citizen Kane,港台译为《大国民》)每次都名列榜首,而其他名次的作品每次都有所不同。换言之,在过去四五十年里,世界上最有资格评论电影的人对哪部影片在艺术上居于亚军或季军位置无法达成长久的共识,但他们一致认为,《公民凯恩》是最伟大的电影作品。

  这不是我喜欢《公民凯恩》的理由或原动力。记得我第一次观看该片时,得到一种“不过如此”的感觉。第二次观赏是在非常偶然的情况下,看完后有一种被雷电劈打或见到上帝的感受,当时就坚信这是我见过的最伟大的电影。以后每看一次,这种信念就更加坚定。此后,我详细查阅了有关该片的所有资料,每看完一本就更证实了那些权威人士的评选结果是无比正确的。

  在我第一次观片跟第二次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我真的回忆不起来。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不是《公民凯恩》突然由平庸变非凡了,一定是我自己哪根神经开窍了。

  回国后,我在不同的场合,从不下十个人那里听到这样一句话:“《公民凯恩》在那个年代的确很有水平,但现在显得过时了。”在我看来,这句话相当于“贝多芬的第九交响乐在19世纪上半页算是最高水平,不过,现在听起来真的赶不上时代了。”你能想象这句话在乐迷当中会引起怎样的反响吗?但如此评价《公民凯恩》的大多数是高级影迷或专业人士,因为普通观众是不会去看一部1941年出品的黑白片的。我不是说你不可以有自己独特的评价标准和评选结果,你若把《现代启示录》、《2001太空漫游》、《罗生门》等评为“最伟大”也无妨,但《公民凯恩》“过时”?你若能举出哪一处有过时之嫌,我相信我可以给你十条反驳的证据。

  很多经典老片在当时有重大突破,但现在看来无论如何有明显的时代烙印。《一个国家的诞生》开创了电影的叙事手法,但现代人怎么看都会觉得节奏拖沓,更别说主题包含的种族偏见;《战舰波将金号》将蒙太奇艺术推到成熟和完美的境界,但里面的表演现在看起来太夸张。当然这丝毫无损于它们的历史地位。但有几部影片即便现在拿出来首映(前提是以前从没放过),都会令人震撼,两个最突出的例子就是《公民凯恩》和《2001太空漫游》,它们有一种挣脱时间羁绊的不朽性(timelessness)。《公民凯恩》在每一个方面都上升到全新的高度,其中有些后来被人模仿到滥,但有些至今没人敢去突破。试想,《低俗小说》、《罗拉快跑》、《记忆碎片》等作品只是在某个层面或某个点上作了突破,便受到大家的强力追捧,而《公民凯恩》在每一个层面都大大突破了电影艺术原有的表现手法,有些几乎到了“后无来者”的高度。(不然怎么60年还没人能超越它?)

  如果你看懂了该片的每一个叫绝之处,仍认为它“已经过时”,那我将无话可说。如果你觉得每次都捧它为“最伟大”有失公允或有厚古薄今之嫌,那么我要提醒诸位,评选的不是近十年的“最伟大”,而是“有史以来最伟大”。如果近百年来我们每年都评选“中国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小说”,我相信每次的结果都会是《红楼梦》。对于崇拜金庸、琼瑶或当年度畅销小说的朋友,我只能抱歉地说一句:“你喜欢的作家及作品都非常好,但就是没有曹雪芹和他的《红楼梦》那么好。”再用音乐打比方,你可能听电台广播了一百次贝多芬第五交响乐,对那“命运在敲门”的主题已经腻烦,这不能怪你,好东西吃多了也会腻;但很多对《公民凯恩》腻烦的朋友其实没有仔细看过(或看懂了)整部影片,他们觉得腻,更多是因为 “最伟大”的评语已经听得耳朵起茧。

  “说了这么多吹捧的话,那么《公民凯恩》到底好在什么地方?”你一定会问。因为这是电影学院教整整一个学期的科目,我不可能压缩成一篇短小精悍的影评文章,所以只能借网易一方宝地,逐个方面进行分析。
*洋葱似的叙事结构

  说起《公民凯恩》的整体结构,初次观看时很多人会不以为然:“不就是通过几个人物的回忆来倒叙主角的一生吗?这种电影我看多了,连文革时放映的南斯拉夫影片《第八个是铜象》也用这种手法。”

  不错,《公民凯恩》的确由六段闪回组成,合在一起反映了出版家查尔斯·福斯特·凯恩的一生。但里面有着极强的内在逻辑。这几段倒叙并不是一块拼图的组成部分,而是由外向内层层剥开的洋葱。不信你做一个小试验:你从第一段看起,每看完一段停下来想一想,你会发现你对凯恩的了解已相当全面,但每看完后面一段,你的了解就加深了一层;但即便只看前面几段,你对人物的认识仍是完整的,只不过不够深入罢了。

  整部影片有一个非常简单的框架:凯恩临死前说了一个字“玫瑰花蕾”(Rosebud),某报编辑部派记者去采访凯恩生前的亲人和好友,试图寻找该字的涵义。记者自始至终没有查出真相,但影片最后一个镜头把“真相”告诉了电影观众--那是凯恩幼年时玩的雪撬的名字,象征着他内心深处对天真纯洁的渴望(一个比国王更有钱有势的人,临终时最舍不得的却是最不具物质价值的怀旧物品)。“玫瑰花蕾”一词的出处我们以后再讲,但很多观众上了编导的当,以为此处暗藏着有关影片的重大“玄机”。其实,它只提供了“骨架”,该片的精华不在这骨架里,而全在依附于骨架上的六段闪回中。

  第一段是一部九分钟左右的纪录片,是美国在电视问世之前常见的故事片前插映的新闻短片,类似我国文革期间电影院放映的《毛主席接见某某国领导人》。别小看这部纪录片,它的信息量非常丰富,你看完之后会了解凯恩的重大事件,包括他兴建Xanadu宫殿、他的政治主张、他的政治生涯、他在出版业的成就、他的身世和私人生活,如他的两次婚姻(第一次娶了总统的侄女,第二个妻子是平民,他力图把她捧为歌剧明星)等等。毫不夸张地说,很多传记片对传记人物的描写深度还不如这部纪录片,比如我国1980年代一部几十集的某著名画家传记电视剧,居然漏写了他的一次婚姻。这部纪录片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它没有一味歌功颂德,而在肯定凯恩成就和地位的同时,指出他是一个有争议的人物,有人说他是共产党,有人说他是法西斯,有人说他是民主改革的推进者,而他自己反复强调他是“一个美国人”(其中包含着对美国梦的诠释)。这一点在当代大多数的电视讣告中,你是不会看到的,普通讣告基本上是简历加毫无意义的陈词滥调及千篇一律的誉美之词。

  影片的第二段通过记者查阅图书馆资料,从银行家撒切尔先生的回忆录手稿中,得知凯恩的身世。凯恩的母亲原来开一家乡村小客桟,一位过路客人付不起房钱,拿一个废弃的矿作抵押,结果这个矿后来挖出了黄金。凯恩母亲把五岁的小凯恩交给撒切尔监护,送到最好的学校受教育。但凯恩长大后对自己的身价没有兴趣,反而想通过办报,为穷人声张正义。

  影片的第三段是记者对凯恩经理人兼生意伙伴伯恩斯坦先生的采访。伯恩斯坦对凯恩充满了崇拜之情,他透露了许多凯恩办报初期的事情,还有凯恩开始显露出收藏的习惯,他对国际政治的影响以及他的第一次婚姻。

  影片的第四段是采访凯恩的好朋友、也是他报社的戏剧评论家李仑德。李仑德对凯恩非常了解,他们是同学,从凯恩创业初就跟着他;但随着凯恩从热情洋溢的青年演变成狂妄自大的报人,他对凯恩的态度也开始从全力支持,到怀疑冲突,最后彻底分道扬镳。李仑德向记者提供了有关凯恩第一次婚姻更内幕的信息,他跟第二任妻子的邂逅,他政治生涯的破灭,以及他最后为了妻子的歌剧事业跟好友反目为仇的细节。

  影片的第五段是记者采访凯恩第二任妻子苏珊。苏珊讲述了她被迫练歌剧的痛苦遭遇、她在舞台上的惨败、她的自杀未遂、她在“宫殿”里的日子(派对和孤独),直到最后她痛下决心离开凯恩。

  影片的第六段闪回来自凯恩的大管家雷蒙。雷蒙见证了苏珊离开后凯恩孤家寡人的凄凉,他还听到过有几次凯恩自言自语说了“玫瑰花蕾”一词,但他也不明白是指什么人或什么东西。这一段很短,直接通往结尾。

  对于许多伟人,我们大家都知道他(或她)一生做了什么事,但究竟有几个人知道这人到底是怎样的人,他(或她)的内心世界又怎样?影片借助寻找“玫瑰花蕾”的涵义,探索了凯恩的心路历程以及凯恩所代表的美国成功经验。该片的结构不仅是非线性的(即不是平铺直叙),而且每一段闪回有相互重叠的地方,如李仑德从他的角度讲到苏珊首演的情况,后来苏珊又从另一个角度提到同一件事。

  需要说明,非线性叙事技巧并非《公民凯恩》首创,之前有几部好莱坞电影已经尝试过,但《公民凯恩》把这种“叠床架屋”的形式发挥到极致,每一段的时间跳跃和重叠都很大,有些情节写得很虚,有些又很细致,很多视觉、对白及主题在不同段落中遥相呼应。就我个人而言,我没有见过哪部电影比《公民凯恩》具有更复杂和高超的故事框架--唯一的例外是《穆赫兰道》,可以说更复杂,但是否更高超就很难说了。《罗生门》的结构也有《公民凯恩》的影子,尤其是每个人的叙述带有更强烈的个人色彩;这一方面,《罗生门》取得了革命性的飞跃。

  衡量一种艺术形式是否“完美”,不能光看它有多少值得炫耀的高难度技巧,而是应看它能否成为反映某个特定内容的最合适的形式。让我们想一想,有什么故事结构能比洋葱似的层层剖白更有效地体现凯恩式的公众人物?百姓看到听到的,是他在公众场合的一言一行;他的法律监护人掌握他身世中的一些不为他人所知的细节,但就像是父母对成年孩子的了解往往局限于表面,监护人无法理解其内在的动机;他的同事对他的了解则更全面,但却比不上能推心置腹的密友;不过,有些私人细节只有同床共枕的人才知道;最后,对于某些高高在上的大人物,最有机会看到他们另一面的人既不是家人,也不是朋友(他们或被他抛弃,或已抛弃了他),而是守护身边的仆人。

  几年前,海外某人自称是我国某已故伟人的私生女,并写了一本很厚的回忆录。我拿来一翻,发现大约四分之三的篇幅是普通史书上的资料,另外四分之一篇幅是她自己的经历及一两次见到伟人的情形。套用《公民凯恩》,就是大量的纪录片镜头,加上苏珊说她自己的事,只有少数几处跟凯恩有关。读者无法判断她说的是真是假,也不可能从中加深对该伟人的了解。这本书连洋葱皮的水平都没有,充其量只是给你看一个装洋葱的盒子,然后拿出一小块玩意,也许是洋葱核心的一部分,也许根本不是洋葱。


大小:CD1:702.60MB       CD2:692.85KB          感谢:sesame上传  
ftp://88/经典片/11.15.02.citizen.kane.公民凯恩/Citizen_Kane_Pt.rar
ftp://88/经典片/11.15.02.citizen.kane.公民凯恩/Citizen_Kane_Pt_1.avi
ftp://88/经典片/11.15.02.citizen.kane.公民凯恩/Citizen_Kane_Pt_2.avi

等级:★★★★★
我给星代表我的看法。评论由大家跟贴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5266
注册时间
2002-3-4
帖子
1351
精华
0
3#
发表于 2002-11-18 00:04:42 |只看该作者
1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6801
注册时间
2002-5-19
帖子
309
精华
0
4#
发表于 2002-11-18 00:06:10 |只看该作者
2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14373
注册时间
2002-10-27
帖子
331
精华
0
5#
发表于 2002-11-18 00:07:22 |只看该作者

大片不断了。感谢。

明天发表《兄弟连》观后感。谢谢斑竹的精神大餐。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10069
注册时间
2002-8-6
帖子
87
精华
0
6#
发表于 2002-11-18 00:07:40 |只看该作者
3333333333333333333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6804
注册时间
2002-5-19
帖子
110
精华
0
7#
发表于 2002-11-18 00:11:21 |只看该作者
好片,谢谢。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6607
注册时间
2002-5-14
帖子
1295
精华
5
8#
发表于 2002-11-18 00:12:54 |只看该作者
今天休息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11484
注册时间
2002-9-1
帖子
1738
精华
0
9#
发表于 2002-11-18 00:14:07 |只看该作者
少数派报告是DVDrip的吗??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10116
注册时间
2002-8-7
帖子
1270
精华
0
10#
发表于 2002-11-18 00:15:37 |只看该作者
好看吗?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7123
注册时间
2002-5-29
帖子
1472
精华
1
11#
发表于 2002-11-18 00:16:02 |只看该作者
感谢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11494
注册时间
2002-9-1
帖子
161
精华
0
12#
发表于 2002-11-18 00:47:45 |只看该作者
谢谢版主,这两天都是好片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6421
注册时间
2002-5-8
帖子
188
精华
0
13#
发表于 2002-11-18 00:55:00 |只看该作者
Minority Report  screener , 嗯,  之前那個抓到d2v 的,這個應該好多了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55
注册时间
2000-12-21
帖子
1619
精华
0
14#
发表于 2002-11-18 00:56:22 |只看该作者
第二部不错,名片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11836
注册时间
2002-9-9
帖子
3689
精华
3
15#
发表于 2002-11-18 00:59:00 |只看该作者
好片!两部都不错·!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6902
注册时间
2002-5-22
帖子
410
精华
0
16#
发表于 2002-11-18 01:01:18 |只看该作者
都有 了

使用道具 举报

海象

欣旷神怡

UID
6781
注册时间
2002-5-19
帖子
2599
精华
0
17#
发表于 2002-11-18 01:09:43 |只看该作者
yes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13851
注册时间
2002-10-17
帖子
36
精华
0
18#
发表于 2002-11-18 01:43:46 |只看该作者
谢谢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9897
注册时间
2002-8-3
帖子
545
精华
0
19#
发表于 2002-11-18 06:13:16 |只看该作者

少数派报告不错~~

看过了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450
注册时间
2001-3-29
帖子
745
精华
1
20#
发表于 2002-11-18 07:39:42 |只看该作者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关闭注册

2021 , Hello Everyone ^_^ ^_^ ^_^